病请描述:在中医调理胆囊反流性胃炎期间,饮食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饮食原则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酸性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生葱、生蒜、肥肉、油炸食品、冰镇饮料、冰淇淋、柠檬汁、醋等,这些食物会刺激胃黏膜,增加胃酸分泌,加重胆汁反流的症状。低脂饮食:选择瘦肉、鱼类、豆制品等低脂肪食物,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如动物油脂、奶酪、黄油等,以减轻肠道负担,降低胆汁反流的风险。易消化食物:以易消化、营养均衡的食物为主,如粥、面条、蒸蛋、清蒸鱼等,避免食用难以消化的食物,如含有大量淀粉的面食、糯米制品、高脂和油炸食物等,这些食物会延长胃部排空时间,增加胆汁反流的可能性。少量多餐:改为5-6餐/日,每餐七八分饱,细嚼慢咽,有助于减轻胃部负担,避免大餐使胃内压力升高,促使胆汁反流。避免产气食物:某些食物如豆类、洋葱等容易产生气体,可能导致腹胀和不适感,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适量调整这类食物的摄入量。戒烟戒酒:酒精和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刺激胃黏膜,加重胆汁反流的症状,因此患者应戒烟戒酒。避免咖啡因饮品:咖啡、浓茶、可乐等含咖啡因的饮品会刺激胃酸分泌,加重症状,应尽量避免饮用。增加纤维摄入:适量摄入膳食纤维,如蔬菜、水果等,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但应避免过量,以免增加胃肠负担。饮食建议多吃蔬菜水果: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调节肠胃功能,保护胃黏膜。但应注意选择低糖、低酸的水果,如苹果、香蕉、梨等,避免过甜、过酸的水果。选择优质蛋白质:优质蛋白质如鸡蛋、牛奶、瘦肉、鱼虾、豆腐等,有助于修复胃黏膜,增强身体免疫力。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避免油炸、煎烤。适当补充全谷物:全谷物如糙米、燕麦、全麦面包等,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有助于调节肠道功能,促进消化。多喝温水:温水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缓解胃部不适。避免饮用过冷或过热的水。食疗方推荐薄荷生姜茶:薄荷叶5克,生姜3片,蜂蜜适量。将薄荷叶、生姜加水煮沸5分钟,滤渣后加入蜂蜜调味。饭后饮用,有助于缓解胃部不适,改善消化。山药南瓜粥:山药100克,南瓜150克,大米100克。山药、南瓜切块,与大米一同熬煮成粥。山药健脾养胃,南瓜富含果胶,有助于保护胃黏膜。苹果胡萝卜汁:苹果1个,胡萝卜1根。苹果、胡萝卜洗净切块,榨汁饮用。苹果中的果胶与胡萝卜中的膳食纤维均有利于调节肠胃功能。其他注意事项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自我修复和调节。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运动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但应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保持良好心态:情绪波动会影响胃肠功能,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有助于缓解症状。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结合中医的辨证施治,可以有效缓解胆囊反流性胃炎的症状,促进病情的恢复。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赵刚 2025-02-21阅读量490
病请描述: 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胃食管反流,这可是个困扰不少人的常见问题。我是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的张祎医生,接下来就带大家深入了解一下这个“胃”来的烦恼。 一、什么是胃食管反流 简单来讲,胃食管反流就像是胃里的东西“走错路”了。正常情况下,我们吃进去的食物,经过食管进入胃,胃就像一个“食物加工厂”,负责消化食物。胃和食管之间有一道“门”,叫食管下括约肌,它平时紧紧关闭,防止胃里的食物和胃酸反流回食管。但当这道“门”出了问题,变得松弛,或者胃内压力过高时,胃里的东西,比如胃酸、胃蛋白酶等,就会反流到食管,刺激食管黏膜,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这就是胃食管反流。 二、胃食管反流的症状 烧心与反酸:这是胃食管反流最典型的症状。烧心,就像胸口有一团火在烧,常发生在饭后1 - 2小时,尤其是当你弯腰、平卧或者吃了刺激性食物后,这种感觉可能会更强烈。反酸则是感觉有酸水从胃里涌到口腔,有时候还能尝到酸酸的味道,让人很不舒服。 吞咽困难或疼痛:当食管黏膜长期受到反流物的刺激,会引起炎症、水肿,导致食管管腔变窄。这时候吃东西,就会感觉吞咽困难,甚至吞咽时会有疼痛感,就像食物在食管里“卡住”了一样。 呼吸道症状:你可能想不到,胃食管反流还会影响到呼吸道。反流物如果误吸入气管,会引起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尤其是在夜间平卧时,反流更容易发生,导致咳嗽加重,严重影响睡眠质量。有些患者还可能因为长期咳嗽,被误诊为呼吸道疾病,结果久治不愈,其实病根可能在胃食管反流。 三、引发胃食管反流的原因 饮食因素:喜欢吃辛辣、油腻、酸性食物,或者经常喝咖啡、浓茶、饮酒的人,更容易出现胃食管反流。这些食物和饮品会刺激胃酸分泌增加,还可能影响食管下括约肌的功能,使其松弛,为反流创造条件。比如,一顿麻辣大餐后,很多人就会感觉烧心、反酸的症状加重。 生活习惯:长期吸烟、肥胖、经常弯腰劳作、穿紧身衣服等,也与胃食管反流有关。吸烟会降低食管下括约肌的压力,使其更容易松弛;肥胖会增加腹部压力,迫使胃内压力升高,导致反流;弯腰劳作和穿紧身衣服会挤压腹部,同样增加胃内压力,促使反流发生。 疾病因素:某些疾病,如食管裂孔疝、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会影响食管和胃的正常结构与功能,增加胃食管反流的风险。例如,食管裂孔疝会使食管下括约肌的位置发生改变,破坏其正常的抗反流机制。 四、胃食管反流的危害 食管损伤:长期的胃酸反流会反复刺激食管黏膜,引发食管炎。食管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进一步发展为食管溃疡、食管狭窄,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长期的炎症刺激还可能增加食管癌的发病风险。 咽喉与口腔问题:反流物刺激咽喉部,会引起咽喉炎、声带炎,导致声音嘶哑、咽部异物感等症状。同时,反流的胃酸还会腐蚀牙齿,造成牙齿敏感、龋齿等口腔问题。 睡眠与生活质量下降:频繁的烧心、反酸、咳嗽等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长期睡眠不足,不仅会让人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还会影响身体的免疫力,引发其他健康问题。而且,这些不适症状还会影响患者的日常饮食和活动,降低生活质量。 五、如何预防和治疗胃食管反流 调整生活方式 - 饮食调整: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酸性食物,减少咖啡、浓茶、酒精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保持饮食清淡、规律,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睡前3小时尽量不要进食,以免夜间胃酸分泌过多引发反流。 - 体重管理:对于肥胖患者,减轻体重是预防和治疗胃食管反流的重要措施。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可以有效降低腹部压力,减少反流的发生。 - 生活习惯改变:戒烟限酒,避免穿紧身衣服,减少弯腰劳作。睡觉时,可以将床头抬高15 - 20厘米,利用重力作用减少夜间反流。 药物治疗:如果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症状仍无明显改善,就需要药物治疗了。常用的药物有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它可以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酸对食管黏膜的刺激;还有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能促进胃排空,减少胃内食物反流。 手术治疗:对于少数药物治疗无效或者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修复食管下括约肌的功能,增强抗反流能力。常见的手术方式有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等。 胃食管反流虽然常见,但只要我们了解它的成因、症状和防治方法,就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如果出现相关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早期诊断和治疗,避免病情加重。希望大家都能远离胃食管反流的困扰,享受健康生活!
张祎 2025-02-10阅读量963
病请描述:门诊经常被问,萎缩性胃炎能不能吃药逆转啊,今天就来简单的聊一聊这个问题胃萎缩和萎缩逆转是涉及胃黏膜结构和功能变化的两个不同概念。一、胃萎缩(Gastric Atrophy)1. 定义与病理特征胃萎缩是指胃黏膜固有腺体的数量减少或消失,通常伴随慢性炎症和黏膜变薄。这是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的核心病理表现。病理特征: - 腺体结构破坏:胃底腺(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或幽门腺减少。 - 可能伴随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胃黏膜被类似肠道的上皮细胞取代。 - 胃酸分泌减少(低胃酸或无胃酸)。2. 病因- **幽门螺杆菌(H. pylori)感染**:最主要的诱因,长期感染导致慢性炎症和腺体破坏。- **自身免疫性胃炎**:针对壁细胞的自身抗体攻击,导致胃底腺萎缩。- 长期胆汁反流、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高盐饮食等。二、萎缩逆转(Reversal of Atrophy)**- 定义:萎缩逆转指胃黏膜萎缩和肠上皮化生的部分或完全逆转,即腺体数量和功能恢复。- 争议性:传统观点认为萎缩和肠化不可逆,但近年研究表明,早期干预(如根除H. pylori)可能实现部分逆转。-发生条件**- 根除幽门螺杆菌:在萎缩早期(无广泛肠化或异型增生时),根除H. pylori可减轻炎症,促进腺体修复。- 黏膜保护治疗:如使用前列腺素类似物、抗氧化剂(维生素C、硒)可能辅助修复。- 中医中药:效果非常有限,只能在个例上有过报道,真实性和普遍性无法确定。三、建议1. 胃萎缩是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需通过胃镜和病理确诊,并定期随访。2. 萎缩逆转的实现依赖于早期干预(如根除H. pylori)和持续治疗,但完全逆转的可能性有限。3. 预防与管理: - 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 - 补充缺乏的营养素(如维生素B12等)。 - 避免刺激性食物和药物,戒烟限酒。 - 每1-3年进行胃镜监测,尤其对于中重度萎缩或肠化患者。
李景泽 2025-02-08阅读量740
病请描述:转眼又是2025年阳历2月3日是今年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凑巧一周后即将迎来民间津津乐道的“元宵节”。 自秦代以来,中国春天农历一贯以立春作为春天的开始,俗称“打春”,千百年来民间流传着寓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各种民俗,如:打春牛、咬春、迎春、游春、报春、躲春、贴春图、戴春鸡、佩燕子、吊春穗等。 据古书《岁时杂记》记载,因道教因为崇奉天官赐福,而天官正是正月十五日生,故被称为“上元节”,有吃元宵(南方吃汤圆)、闹花灯、舞狮子、走百病以及猜灯谜的民间欢聚 春季疏肝益智(SpringLiverSoothingandIntelligenceEnhancing) 《黄帝内经》强调:“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按自然界属性,春属木,与肝相应。这是五行学说,以五行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活动特点,如肝喜调达,有疏泄的功能,木有生发的特性,故以肝属“木”。肝的生理特点主疏泄,在志为怒,恶抑郁而喜调达。在春季精神养生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恬愉的好心态,平时要少生气、少忧愁、少思虑、少嫉妒等等,同时静心养性,多参与以下活动,才能使得肝气通达,健脑益智,有利身心: 贴春画:据记载:立春日,唐代长安人常在门上张贴迎春祝吉的字画,字称“宜春字”,画称“宜春画”。如“迎春”、“春色宜人”、“春光明媚”、“春暖花开”等内容,还有人给门楣上张贴一段祝愿之词的春联或贴《腊梅图》,让人心旷神怡、耳目一新。 戴春鸡:戴春鸡是陕西铜川一带每年立春日,母亲用布制作一个约3厘米长的公鸡,缝在小孩帽子的顶端,表示祝愿“春吉(鸡)”立春日,妇女用线穿豆挂于牛角,或用麻豆撤在牛的身上,为防止幼儿免患麻疹。 佩燕子:自唐代起,长安、关中一带立春日,人们喜欢在胸前佩戴用彩绸剪成的“燕子”,许多富有人家,都在自己厅房正中或房檐下,修建燕子窝,只要你能在庭房檩条下或房檐的墙壁上,搭上一小页垫板,上写“春燕来朝”四字。 吊春穗:吊春穗流传在陕西澄城一带。每年立春日,妇女用各色布绺编成布穗,或用彩色线缠成各种形态的“麦穗”,吊在小孩或青年人的身上,也可挂在驴、马、牛的身上,藉以祝福一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收。 赏花灯、猜灯谜:每逢元宵节,许多地方流传至今(包括上海豫园地区)都会有赏花灯、猜灯谜的活动,寓意着今年能喜气洋洋、平平安安。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大家的欢迎。赏花灯的过程就是一种较好的活动颈椎的过程,随着你颈部主动的进行左右仰视运动,你的颈椎也自然得到了有效放松和锻炼,更促使人们急中生智、竞猜灯谜,可以鼓励大家坚持学习、延缓大脑衰老、预防认知障碍,增强健脑益智的功效。 春月广步于庭(SpringWalkingintheCourtroom) 春季是百病丛生、病毒细菌复苏的季节,《黄帝内经》所述:“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即是提示适当的运动,譬如:小区庭院散步、慢跑等适当运动有利于身心健康、增强免疫力。 立春节气的“迎春”也是古人一种带着美好愿望的有益健康活动,它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选择一片风水宝地,搭起“春棚”准备迎春。或在辰时,或在子时半夜。迎春活动一般都在浩浩荡荡的仪仗队伍中,抬上春官显威,前拥后挤,威风无比。并有报子、马弁等身着长袍马褂,或各样奇装异服,坐在二人抬的独木杠子上。《点石斋画报》就有“龟子报春”、“铜鼓驱疫”图案。游春的队伍身着奇装异服的报子,手执红黄各色彩旗,上场第一报——“风调雨顺”,群众同声呼应;第二报——“五谷丰登”,群众亦同声呼应;第三报——“国泰民安”,群众再同声呼应,每来报者均有赏。 配合着传统元宵节的“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正如《老老恒言》中说:“坐久则络脉滞,步则舒筋而体健,从容展步,则精神足,力倍加爽健。”鼓励无论是年轻人、妇女还是老年人,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这不仅是一种消灾祈求健康的习俗,还是一个不错的运动方式。 春日春菜甘补(Springdays,springvegetables,sweetfoodsfornourishment) 春日食春芽。孔子说“不时,不食”,意思是,不是这个季节的(东西)就不吃;《黄帝内经》也说要“食岁谷”,就是要吃时令食物,如:香椿、蒜苗(阴虚内热、大便干结者慎用)、豆苗、豆芽等。 被誉为“素食第一品”的春笋作为立春后当令美味佳肴,自古以来备受文人墨客和美食家对它赞叹不已,有“尝鲜无不道春笋”之说。春笋笋体肥厚,美味爽口,炒、炖、煮、煨皆成佳肴,如上海的“枸杞春笋”,南京的“春笋白拌鸡”,浙江的“南肉春笋”,当然对于胃痛、泛酸、黑便、腹泻等脾胃虚弱者是禁忌的。 季节交替的时候人们会出现肝火旺的现象,那这时候比较适宜养肝护肝的就有菠菜。菠菜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而这些营养物质具有滋阴润燥、疏肝养血等作用,建议春季养生可用菠菜焯水后(祛除过多的草酸)来煮粥。 立春南方食品则流行吃春卷,吃萝卜、咬春卷或春饼,除解春困外,主要是通气,寓意保持青春不老。因春天气候变化快,空气时而干燥时而湿冷,胃肠处于敏感的状态,常常出现食欲不振,可多吃甘味食物,更重要的是具有滋补脾胃的作用,多吃甘味食品可补益人体的脾胃之气,甘味食物中首推大枣和山药,春季“肝气”旺,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唐代名医孙思邈说过:“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说,春季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中医认为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多食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所以应少食酸味食品。而人们在春天里的户外活动比冬天增多,体力消耗较大,需要的热量增多。但此时脾胃偏弱,胃肠的消化能力较差,不适合多吃油腻的肉食因此,脾胃弱的人春季可适当吃些山药、大枣、莲子粥,同时需要药食同步来控制过旺的肝气横逆犯脾、胃,预防慢性胃病及慢性肝炎导致的胃胀、胃痛、嗳气等症状的加重。立春后仍建议少吃过于辛辣的食物以及油炸、烧烤的食物。辛辣的食物刺激呼吸道,且损耗阳气,导致“上火”,更易感染病毒。易于便秘、腹泻、虚寒的病患可分别选择菠菜、芋头、红薯(适合胃酸不多大便干结者)、土豆等,都是不错的甘味食物。脾胃功能较佳者可凉拌紫花地丁,有解毒凉血消肿功效的它是春季美味。黄豆芽在所有豆芽中营养价值最高,蛋白质利用率比大豆蛋白质利用率提高不少。,但是豆类中有不易消化的多糖物质,在发芽过程中都悄悄地溜走了,避免了过食豆类、豆制品引发腹胀和过敏。黄豆刚刚发芽时,维生素C、氨基酸的含量最高,容易被吸收利用。绿豆芽性凉味甘,不仅能清热毒、通经脉、解诸毒,还能调五脏、美肌肤、利湿热,对于春天里出现口疮、尿黄、目屎都有效。 立春时节宜吃疏肝健脾的食物,以顺应肝脏的生发之气,脾胃功能佳者食用如香芹、香菜、玫瑰花、瘦猪肉等,放松形体,使情志舒畅,阳气随着春天到来得以生发,这就是适应春天的养生方法。 说起元宵节吃汤圆,因“汤圆”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还有御寒、补脾胃、益肺气之养生功效。元宵汤圆的材料主要是糯米,《本草纲目》中指出,糯米是补脾胃、益肺气之谷。糯米味甘、性温,吃后能补养人体气血,滋养脾胃。但是汤圆、元宵虽好吃,但不宜多食。 《饮食须知》曰:“糯米,久食发心悸,及痈疽疮疖中痛。同酒食之,令醉难醒。”元宵、汤圆一般食1-2个,若食3个,可减少一半主食摄入。患有消化性溃疡、消化不良、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的患者不宜多吃汤圆,以免造成身体负担,使原有疾病加重。不妨用怀山药、枣泥、莲子。陈皮、橘红、鸡内金、玫瑰花等做成元宵馅,有甘补、疏肝的功效。 怀山药补脾健胃、益肺肾,怀山药中所含之天然成分,经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含有帮助消化的酵素黏液,其所含山药多糖、脂多糖、山药皂甙等成份可健脾补肾养阴、降低血糖及提升免疫的功效。另外,橘红为成熟橘子外层红色果皮,味甘微苦、性温、气味芳香、入脾肺经、燥湿健脾;鸡内金味甘性平,具有健脾胃、消食积的作用;玫瑰花味甘性温,可以疏肝解郁、行气活血;三者合用可疏肝理气、健脾消食,比较适合胃部不适的人群食用。 常言道:“打春别欢喜,还有四十冷天气。”阳历二月初的立春一般是在“六九”的第一天,气温乍暖还寒,寒邪随时“空降”,需到了公历三月初“惊蛰”前后气温回升,预示着冬季才真正结束。
刘晏 2025-02-05阅读量1131
病请描述:都说,吃饭不积极,脑子有问题!那么,咣咣一下吃完饭后,你会做什么呢?有人说:楼下散个步,消化消化。有人说:赶紧躺平午休!也有人说:反正别坐着,会胖!到底饭后是站是坐?哪种方式更加健康?哪些事情不能做呢?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专家:看人!是不是经常听人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吃完饭肚子很撑,溜达一下帮助消食,挺好?但是,还有一句老话“要活九十九,饭后不要走”,不知道你听过没?事实上,饭后的饱腹感只是胃部充盈的感觉,营养并没有被吸收,身体还处于“饥饿”状态,匆忙起身散步会导致胃部受到震动,增加胃肠负担而影响消化功能。一部分血液也会因散步而集中到运动系统,延缓消化液的分泌,容易诱发功能性消化不良。医生建议,饭后应适当休息10分钟至半小时,待胃内食物适当消化后再活动,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胃下垂或做过胃部切除手术的人群,以及心脏功能减退的中老年。另外,饭后散步也要注意强度,最好是缓步慢行,走路速度控制在每分钟30步左右,不要走得飞起。饭后百步走:适合活动较少、长时间伏案工作、形体较胖或胃酸分泌过多的人群;饭后不要走:体质较差、体弱多病的人群,特别是患有胃下垂等疾病的人。饭后“罚站"半小时,消化吸收好工作时久坐会使人体血液循环和消化系统发生障碍,影响身体的代谢水平,饭后站半小时左右,能帮助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这5个饭后习惯可能折寿!有些事,饭后能做;而有些事,饭后不建议做。能做不能做,有时你了解的,或许不一定对,一起来看看。1饭后松腰带吃饭吃到撑才有幸福感?吃撑了怎么办,松裤腰带吗?其实,吃撑了松腰带确实能让肚子舒服一点,但会造成腹腔内压的下降,逼迫胃部下垂,经常这样的话可能引发胃下垂。另外,松腰带会减轻饱腹感而增加食量,过度饮食可是会胖的哦!有些人的饱腹感出现的比较慢,细嚼慢咽,不要一股脑就往肚子里塞,等一等迟来的“饱腹感”,避免吃太撑。2饭后吸烟“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是不是很小的时候就听过?饭后吸烟不仅让你快乐,危害也是成倍增长!研究表明,饭后胃肠道蠕动增加,消化道血液循环加快,吸收烟雾的能力更强,香烟中的有害成分更容易进入血液,损伤肝脏、大脑、心血管,危害要比平时吸烟高出10倍。3饭后喝茶饭后喝茶,特别是浓茶,不仅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消化,茶叶中大量的鞣酸、茶多酚会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易消化的沉淀物,影响蛋白质的吸收。茶叶中的鞣酸还会影响铁元素的吸收,长期如此可能引起缺铁性贫血。医生建议,饭后一小时内最好不要喝茶,等胃内食物消化得差不多了再喝,减轻对消化功能、物质吸收的影响。4饭后开车饭后会有大量血液进入胃部,导致大脑短暂性的缺血,身体反应能力下降。饭后血糖的迅速上升会使人昏昏欲睡,特别是夏天,马上开车容易出现操作失误,造成安全风险。建议饭后至少休息半小时至一小时再开车。5饭后洗澡很多人喜欢餐饮带洗浴,酒足饭饱后去泡澡休息,其实是一种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饭后洗澡会导致体表血流量增加,胃肠道血流量相应减少,影响肠胃的消化功能,引起消化不良。古语说“饱洗澡,饿剃头”,饭前洗澡确实不好,容易造成缺氧及暂时性贫血;但饭后立马洗澡也不好。建议洗澡应在饭后1小时后再进行,避免不良影响,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消化。水果,饭前吃还是饭后吃?水果中含有大量的水分、膳食纤维和维生素,很多人喜欢饭后吃点水果,解渴还解腻。但是,饭后马上吃水果,会影响消化功能!食物被吃进胃中后需经过1-2小时才会被消化排出,饭后立即吃水果会导致其被阻滞在胃内,加重胃负担,引起腹胀、便秘等,还容易升高血糖。长期如此,可能诱发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水果,最好在饭后2小时再吃,或者两餐之间吃。当然,有时个人需求不一样,也可以结合具体的水果类型,灵活选择。饭前吃水果:可以增加饱腹感,减少正餐的摄入量,帮助控制体重,建议吃香蕉、葡萄等易消化且不会刺激胃壁的水果。饭后吃水果:肠胃较弱或不宜空腹吃水果的人,饭后一小时左右吃一些草莓、西柚等水果,能够帮助食物的消化,还可以避免空腹导致的不适。参考文献[1]张珺珺. 饭后七个习惯伤健康[J]. 安全与健康(上半月版),2018(1):55. DOI:10.3969/j.issn.1671-4636(s).2018.01.025.[2]饭后6个习惯可能折寿[J].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17(4):3.[3]刘波. 饭后"罚站"半小时消化吸收好[J]. 家庭科学·新健康,2023(6):53.[4]饭后一小时别做这些事[J]. 科学大观园,2013(7):18-19.
健康资讯月卡 2025-01-17阅读量1265
病请描述:对于胆囊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说,以下是一些需要小心的饮品: 含糖饮料:含糖饮料可能会影响胆囊的功能,增加胆结石的风险。 酒精:酒精会损害肝脏功能,影响胆汁的正常分泌和排泄,不利于胆囊疾病的恢复,长期大量饮酒还可能促进胆结石的形成和胆囊炎症的发展。 咖啡因饮料:如咖啡、浓茶等,咖啡因会刺激胆囊收缩,可能引发胆绞痛。 碳酸饮料:碳酸饮料可能会刺激胃酸的分泌,导致胃内的酸度增加,在一些胆囊萎缩患者中,胃酸增多可能会引发胃灼热或胃不适,加剧症状。 高胆固醇饮品:一些高胆固醇的饮品,如全脂牛奶、奶酪等,高脂肪的奶制品会增加胆囊的负担。 辛辣刺激饮品: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芥末等可刺激胃肠道,引起胆囊收缩素分泌增加,导致胆囊收缩异常,从而加重胆囊的负担。 产气饮品:如某些含气的饮料,可能会导致腹胀,影响胆囊功能。 因此,胆囊功能不全的患者应该避免上述饮品,选择低脂、低糖、低胆固醇的饮品,以减少对胆囊的刺激和负担。
赵刚 2025-01-13阅读量1142
病请描述:胆囊功能不全的患者喝咖啡需要谨慎。根据搜索结果,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咖啡对胆囊的影响:咖啡中的咖啡因可以刺激胆囊收缩素(CCK)的分泌,增加胆囊运动功能。这可能导致Oddi括约肌的开口,并允许胆汁和胰腺分泌物流入小肠。因此,适量饮用咖啡可能有助于胆囊排空,减少胆结石的形成。 咖啡与胆结石风险:一些研究表明,适量的咖啡摄入可能与降低胆结石患病率相关。咖啡中的咖啡因和其他成分可能通过刺激回肠胆汁酸吸收来降低胆汁胆固醇饱和度,增加肝胆汁酸摄取。 空腹喝咖啡的风险:空腹喝咖啡可能会刺激胃酸分泌,对胃肠道黏膜造成损伤,还可能影响肝脏代谢和心血管系统。此外,如果存在尚未被发现的胆结石或胆息肉,空腹喝咖啡带来的刺激,会使胆囊剧烈收缩,可诱发胆绞痛。 胆囊功能不全患者的建议:胆囊功能不全的患者应该避免空腹喝咖啡,因为空腹时咖啡的刺激作用可能会加剧症状。此外,过量饮用咖啡,尤其是浓咖啡,可能会增加胆囊的负担,诱发胆绞痛或胆囊炎等症状。 综上所述,胆囊功能不全的患者可以适量饮用咖啡,但应避免空腹饮用,并且控制饮用量,以免加重症状。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饮用咖啡,并结合其他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来降低胆结石的风险。
赵刚 2025-01-09阅读量1265
病请描述: 四川省遂宁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张毅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简称HP)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细菌,其感染可引起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甚至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关联。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通常采用四联疗法,即通过联合使用四种药物,达到根除细菌的目的。那么四联药都有什么作用呢?今天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一、质子泵抑制剂(PPI) 质子泵抑制剂是四联疗法中的核心药物之一,通过抑制胃壁细胞中的质子泵,显著减少胃酸分泌,从而提高胃内的pH值。这一作用不仅为胃黏膜的修复提供了理想的生化环境,还能增强抗生素在胃内的杀菌效果。常见的质子泵抑制剂包括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艾司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等。近年来,一类新型抑酸药物——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如伏诺拉生)也逐渐应用于临床,为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二、抗生素 四联疗法中的抗生素主要用来杀灭幽门螺杆菌。通常选择两种抗生素联合使用,以交叉火力、联合治疗的方式提高杀菌效果。常用的抗生素组合包括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或阿莫西林和甲硝唑等。对耐药的幽门螺杆菌,医生可能会选择左氧氟沙星或其他抗生素。抗生素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细菌耐药性进行个体化调整。 三、铋剂 铋剂是四联疗法中的另一种重要药物,它不仅可以保护胃黏膜,还能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生长。常用的铋剂包括胶体果胶铋、枸橼酸铋钾等。铋剂通过与细菌细胞壁结合,破坏其完整性,从而达到杀菌目的。部分患者在服用铋剂后可能会出现大便颜色发黑的现象,这属于常见副作用,停药后通常会恢复正常。 四、四联疗法的疗效与注意事项 四联疗法的常规疗程为10-14天,患者需要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期间不可私自停药或调整用药剂量。疗程结束后,应停药1个月以上,再进行幽门螺杆菌的复查,以确认细菌是否被完全清除。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还需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应避免进食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较大的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或刺激胃肠黏膜。同时,禁止饮酒,以免酒精与药物发生不良反应,加重肝肾负担。 五、四联疗法的副作用与应对 四联疗法虽然疗效显著,但也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如过敏反应、味觉改变、排便异常、胃肠道反应等。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咨询医生,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减少用量或更换治疗方案。 总之,四联疗法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标准方案,通过联合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抗生素和铋剂,可以有效根除细菌,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医嘱,注意控制饮食、禁止饮酒、按时服药,并密切观察自身症状,以确保治疗顺利进行。
张毅 2024-11-08阅读量2261
病请描述:药片太大咽不下去, 能掰成两半分开吞吗? 不喜欢吃胶囊, 把药粉倒出来兑水吃行吗? …… 以上情况很多人都碰到过, 殊不知这些不起眼小动作其实有健康风险! 最近,福州张女士就因把这种药掰开吃致昏迷,上了热搜。 女子把降压药掰开吃致昏迷 《广州日报》2024年10月21日报道,40岁的张女士有一年多高血压病史,起初服用降压药控制得还不错,但最近随着天气转凉,她的血压也出现波动,最高达160/100mmHg。 张女士心想:会不会是药量不够?她想着再加半粒药试试,于是用牙咬开常用的降压药,多吃了半片。 没想到的是,吃完药不到半小时,张女士突然眼前发黑,冒冷汗,腿软昏倒,血压低得都快测不出来了,家人赶紧将她送医。 接诊医生了解到,原来张女士服用的是硝苯地平控释片,1片剂量≈3片普通硝苯地平片。 医生表示,一旦咬碎、掰开、研磨服用,大剂量的降压药会瞬间释放到体内,导致血压突然明显下降,严重的还会导致休克。 张女士的案例引发网友热议,不少网友表示,自己也有过掰药吃的经历,得亏没造成什么严重后果。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筹)】学术副院长、4A脑血管病一科主任席刚明教授指出,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风险因素,血压控制对于预防初次中风和中风复发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于高血压用药,席刚明教授强调,服药一定要遵医嘱,不要随意掰开药片,破坏药物结构和完整性。并且,不要随意停用、漏服降压药也不要随意增加、减少降压药的剂量。同时,席刚明教授提醒,要在正确时间服药,根据身体血压波动,一般在早晨6点服药,勿在晚上睡觉前服药。 ▲ 席刚明教授在进行健康科普讲座 哪些药服用时不能掰开或研磨? ■ 控释片 控释片是在药物外面包裹上一层“水能进来但药出不去”的不溶性半透膜的外壳,会以恒定的速度在体内释放,从而长时间维持药效,减少服药次数。 普通药片的药物起效、吸收和消失的速度通常在4—6小时左右,患者24小时内需要服药3次,而控释片可以恒速释放药量,它的药量是普通药片的3倍,患者一天仅需服用一次,药效在体内恒速释放24小时左右。 专家强调,控释片之所以能在体内恒速缓慢的释放,是因为采用特殊制剂工艺,患者在服用时应整片吞服,咬、嚼,掰断药片都会破坏控释片的恒速缓慢释放功能,相当于患者加大3倍剂量服药。 ■ 缓释片 缓释片和控释片工艺不一样,但目的一样,都是为了让药物在体内缓慢释放。通常不建议掰开服用,否则也会导致药物释放过快,引发不良反应。 一般来说,可以掰开服用的药片上面会有刻痕,如美托洛尔缓释片可以沿着刻痕掰开服用,但也不可咀嚼或研磨服用。 ■ 肠溶片 肠溶片是为了让药物绕开胃部,在肠道内溶解,而给片剂包了一层“肠溶衣”。如将其掰开服用,药物可能在胃内就溶出,不仅容易导致药物受到胃酸等影响而失效,还可能刺激胃黏膜,引起不适。 ■ 胶囊型 一旦将胶囊掰开服用,药物可能会受胃酸影响,不能在特定部位释放,影响药效,同时可能增加药物对胃肠道的不良反应。 ■ 泡腾片 泡腾片含有碳酸氢钠和有机酸,遇水可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而呈现泡腾状,直接服用会在口腔或消化道产生大量气体,有窒息和胃穿孔风险。必须用冷水或温开水溶解,等气泡完全消失后再服用,严禁吞服或含服。 药太大了吞不下?这些小技巧学习一下 药片太大,吞服“卡喉咙”又不能掰开,怎么办?教你几招: 1.预先喝几口水 可以湿润口腔和食道,减小药品吞下的阻力,比如避免胶囊附着在黏膜上。注意不建议喝水过多。 2.药片分开服用 有时医生同时开了好几种药,如果为了省事“一把吞”,难免出现“卡喉咙”,完全可以分批服用。 3.避免“干吞” 有时候手边没有足量温水,药又不得不吃,有些人会选择“干吞”。实际上,一次服用通常需要约150毫升温水,才能使药片顺利到达胃肠道,否则可能黏附在食道上。 4.掌握吞咽动作 有吞咽困难的人,尽量站着服药。不过也有例外,降压药建议坐着服用,胃黏膜保护剂则建议躺卧位服用。 还有一个小技巧值得掌握——“抬头吞药片,低头咽胶囊”。 药片:放在舌头上,用嘴唇包住瓶口,仰头喝水,吮吸动作吞下水和药片,顺势把药片带下去。 胶囊:胶囊放在舌头上,喝一口水但不要吞咽,由于胶囊会浮在水面上,此时低头就可轻松吞下胶囊和水。 最后记住4句口诀,帮你记住哪些药物不能掰开吃: 1.看见“缓释、控释”,不宜掰开吃。 2.带“肠溶”字样,不要掰开服。 3.“包衣”不可掰,读“书”知性状。 4.化疗药、靶向药,服用要注意。 (本文部分来源:央视新闻、广州日报) 版权声明:部分图片源自摄图网,如有版权纠纷,请及时联系医院。一经查实,将立即删除。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2024-11-06阅读量1950
病请描述:肝破裂合并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护理至关重要,以下是主要的护理要点: 生命体征监测 - 一般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基本生命体征。使用心电监护仪持续监测,每15 - 30分钟记录一次,及时发现并处理低血压、心律失常、呼吸异常等情况。 - 意识状态和瞳孔变化:持续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通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来评估。同时,定时检查瞳孔大小、形状和对光反射,每30分钟 - 1小时一次。意识障碍加深或瞳孔变化可能提示颅内再出血或脑疝等严重情况。 呼吸道护理 - 保持气道通畅:患者术后可能因意识不清、咳嗽反射减弱等因素导致气道分泌物增多。应及时清除口腔和鼻腔内的分泌物,可通过翻身、拍背、吸痰等方式促进痰液排出。对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呼吸道感染。 - 氧疗管理:根据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呼吸状况,给予适当的氧疗。一般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氧,使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对于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要做好呼吸机的管理和护理。 引流管护理 - 颅脑引流管:若患者术后放置了脑室引流管或硬膜外、硬膜下引流管,要妥善固定,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压或脱落。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正常脑脊液为无色透明液体,若引流液为血性且量突然增多,可能提示颅内再出血。保持引流装置的密闭性和无菌性,每日更换引流装置,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 肝脏引流管:肝脏手术后常放置腹腔引流管,用于引出腹腔内的渗出液、胆汁等。同样要注意固定和观察,正常引流液为淡血性或淡黄色液体。若引流液出现胆汁样液体,可能提示胆瘘;若引流液为大量鲜血,可能提示肝脏出血。记录引流液量,一般24小时引流量少于10 - 20ml可考虑拔除引流管。 伤口护理 - 颅脑伤口:观察头部伤口有无渗血、渗液,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若发现伤口有红肿、压痛或有脓性分泌物,可能提示伤口感染,要及时处理。 - 肝脏伤口:注意观察腹部伤口情况,有无腹胀、腹痛加剧等腹膜炎表现。保持伤口周围皮肤清洁,避免腹压增加的因素,如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 并发症预防 - 感染预防: - 肺部感染:鼓励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定时协助患者翻身,加强病房的空气消毒,严格控制探视人员,预防肺部感染。 - 颅内感染:对于颅脑引流管的护理要严格无菌,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观察患者有无头痛、发热、颈项强直等颅内感染的症状。 - 腹腔感染:观察患者的体温、腹痛、腹部体征等变化,保持腹腔引流的通畅,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腹腔感染。 - 预防应激性溃疡: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奥美拉唑等,观察患者有无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的症状。 - 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术后长期卧床,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可使用间歇性气压装置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必要时可预防性使用抗凝药物,但要注意出血风险,尤其是颅脑损伤患者。 营养支持 - 肠内营养:在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后,尽早开始肠内营养。通过鼻饲或空肠营养管给予营养液,开始时缓慢输注,观察患者有无腹胀、腹泻等不耐受情况。肠内营养有助于维持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减少肠道细菌移位。 - 肠外营养:对于胃肠功能尚未恢复或不能耐受肠内营养的患者,可采用肠外营养补充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注意营养液的配制和输注过程中的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康复护理 - 肢体功能锻炼:对于颅脑损伤后存在肢体活动障碍的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肢体功能锻炼。包括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如按摩、关节活动度训练等,促进肢体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 认知和语言康复:对于有认知障碍或语言障碍的患者,可安排康复治疗师进行认知训练和语言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谢高山 2024-11-04阅读量2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