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胸部 > 支气管痉挛 > 内容

支气管痉挛内容

高原地区慢性肺病患者微创胆囊...

病请描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为特征的疾病,影响肺部的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高原地区老年COPD患者存在心肺功能降低且长期生活在高海拔、低气压、低氧分压环境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时由于气管插管麻醉及CO2气腹对呼吸功能的影响,增加了这部分患者的手术难度和风险。本研究72例患者均来自海拔2200m-3400m地区,其中男59例,女13例,年龄55岁-82岁。胆囊结石64例,胆囊息肉8例,病程1周-20年,平均5年。所有患者均有慢性咳嗽、咳痰、气喘病史,每年发作3个月以上,持续2年。术前均行胸部X线片、肺功能测定、心脏彩超、血气分析等检查及呼吸内科会诊后明确诊断为COPD。全组患者均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均痊愈出院,无围手术期死亡。平均手术时间30min。术后10例并发肺部感染,2例出现呼衰,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24小时后脱机。72例病人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8.5天。高原地区平均海拔3500m,平均大气压65.3kPa,空气氧分压14.3kPa氧含量只占平原地区的75%。由于缺氧、寒冷、干燥等特殊环境,COPD的发病率较高。有报道显示,慢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心病的发病率分别为10.22%,2.04%和1.02%。高原地区COPD的发展较快,临床表现有别于平原地区,主要以慢性咳嗽、咳痰伴喘息为症状,呼吸功能检查有明显的通气和弥散功能障碍。对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腹内压增高,促使隔肌上升,肺底部受压,肺顺应性降低,同时由于腹壁膨胀、活动受限,胸壁的顺应性亦下降,使肺残气量增加,通气功能下降,加重了原有的肺病疾患,因此术中充分给氧及适当加大潮气量,可以减少缺氧及术后肺不张的发生。当气腹压力由1.33kPa增至2.13kPa时肺的顺应性显著减小,所以低气腹压下操作以减少气腹对呼吸的影响是很重要的。由于CO2压力上升直接作用使支气管扩张,但高碳酸血症引起脑内pH值下降并通过迷走神经中枢的作用引起支气管痉挛,加重了肺通气障碍。加强纠正CO2储留时的酸中毒有利于恢复支气管平滑肌对支气管扩张剂的反应性,提高临床效果。术中氨茶碱持续作用使支气管扩张,可以改善有效通气量。适当增加潮气量以纠正高碳酸血症,能使氨茶碱的作用更为可靠、有效。  高原地区COPD患者因慢性缺氧引起肺血管结构重建,肺循环阻力增加,压力增高为基础的右心功能损害及高原地区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等,使全麻后更易发生肺不张、肺炎及周围血管栓塞,因此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的呼吸功能、心电图、氧饱和度及血气分析。常规吸氧,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给予止咳、平喘、支气管扩张剂应用减少呼吸道分泌物。鼓励和帮助患者有效咳嗽、咳痰,定时翻身、拍背,间歇做深呼吸运动可促使肺功能恢复。COPD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时,由于气管插管麻醉及CO2气腹对肺功能的影响,虽然增加了手术的风险和难度,但术后肺功能的恢复较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术后发生肺不张的几率明显降低,肺的总容积、动脉血氧饱和度较开腹手术仅有轻度降低,于腹腔镜术后(4-10)天肺功能即可恢复到正常水平。因此气腹压及CO2对肺部的影响是短暂的,可以防治的。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即术前术后对原发病加以控制,术中加强监护,充分给氧,低气腹压下操作及适当增加术中潮气量。通过术后加强监护及对原肺部疾病的充分重视和预防性治疗,COPD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的。本文选自李连生,高原地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胆囊结石的腹腔镜治疗。

赵刚 2017-08-19阅读量1.1万

常用的流感病毒药物(2)

病请描述:扎那米韦扎那米韦无口服剂型,一般吸入给药,药物直接进入呼吸道.扎那米韦可与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活性部位紧密结合,高选择性地抑制神经氨酸酶。扎那米韦鼻内或经口吸入给药后平均有10%~20%被吸收,1~2h达最大血浆浓度,其生物利用度平均为2%,约90%以原型经尿液排泄,清除半衰期约为3h,扎那米韦可使成人流感患者症状缩短0.6d,但不减少肺炎发生率,在儿童中对肺炎的作用也不显着[37].在扎那米韦预防性用药研究中,受试者症状性流感发生率从3.26%降至1.27%,目前无证据显示扎那米韦可减少流感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肺炎,或降低住院率和病死率。除可能诱发支气管痉挛外,扎那米韦在成人和儿童受试者中的耐受性良好,WHO指南推荐,在没有奥司他韦或不能使用奥司他韦时,重症或疾病进展患者给予扎那米韦吸入治疗。对于甲型H1N1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及其他流感,扎那米韦在成人和儿童中治疗和预防有其应用策略和方案。帕拉米韦帕拉米韦口服吸收迅速,用药后2~4h可达最大血浆浓度。帕拉米韦以原型药从肾脏清除,其清除缓慢,半衰期约为7.7~20.8h.因此可每日给药1次.临床研究表明,对于季节性流感,静注帕拉米韦300mg或600mg的疗效均非劣于口服奥司他韦治疗,严重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帕拉米韦对儿童及有意识障碍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同样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WHO新甲型H1N1流感药物治疗指南推荐,帕拉米韦可作为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的替代选择.我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推荐,重症病例或无法口服者可用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18].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帕拉米韦用于治疗甲型和乙型流感,并指出其为流感重症患者、无法接受吸入或口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患者和对其他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疗效不佳或产生耐药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目前尚无帕拉米韦预防性用于流感患者中的报道。

王智刚 2017-01-07阅读量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