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头部 > > 脑干出血 > 内容

脑干出血内容

润肺可解秋燥便秘

病请描述:        入秋以来,到医院看便秘、痔疮和肛裂的的病人明显增多,大多与秋燥有关。此外,随着天气凉爽起来,火锅以及一些辛辣的食物又在餐桌上红火起来,然而这些食物很容易使人“上火”,更加重了便秘。 润肺可解秋燥便秘        每到秋季,嘴唇干燥、鼻子“冒烟”、嗓子干疼等“秋燥”症状又开始冒头,便秘也在这个季节好发,而且跟秋燥密切相关。便秘虽然看似不是什么大病,但因便秘诱发的其他疾病却不容小觑。现在正值气温下降、季节转换的时期,脑出血、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意外事件也容易在这个时候突发,而便秘往往会成为这些危险事件的导火索,同样大便干结,排便努则也会诱使痔疮和肛裂的发病。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副主任医师王振宜提醒说,秋燥季节要积极防治便秘,以免加重其他疾病或诱发更严重的疾病。 秋季便秘多因燥        中医认为“燥”是秋天的主气,其特点是易伤津,人体津液亏损就会出现口干咽干、口唇燥裂、毛发干枯、皮肤干燥、鼻出血、干咳咯血等症状。可见,秋燥最容易引发呼吸系统的病症。不过,肠道也会因受燥气损伤而变得干涩,很多原来就有便秘的患者会因秋燥而加重病情;一些原本没有便秘的人,也容易在这个季节感到大便干结难解,如果再加上平时喜欢吃些辛辣刺激的食品,那就更容易感受燥气,损伤津液,以致化热化火。        便秘是消化排泄系统方面的病症,怎么也能因秋燥引发呢?中医认为,人的五脏六腑有着对应的关系,肺与大肠相表里,两者通过经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正常的情况下,由于肺气的肃降,大肠之气也随之肃降,这样就能充分发挥大肠传导糟粕之作用,排泄就会正常。因此,每逢秋燥侵害肺时,就会出现一连串的反应:燥邪伤肺,灼伤肺阴,津液亏少,肃降功能减弱,大肠传导无力,从而出现大便干燥、便秘等症状。 秋燥便秘“润”为主        秋天便秘主要是因为肠道缺水干涩引起的,在防治时,自然应当以“润”为主,除了润肠之外,还应润肺。饮食调节对预防和减轻秋燥引发的便秘非常重要,秋季饮食,要以“清润”为宜。王主任建议:        补水润肠最直接。平时可多喝开水、淡茶、豆浆、牛奶等流质饮品,以养阴润燥,弥补损失的阴润。但喝流质的饮食,尤其是饮料和水等液体饮料时,以少量频饮为最佳。        蔬菜水果多滋润。蔬菜、水果等含有大量的水分,能补充人体的津液。有便秘、痔疮症状者可多食菠菜、芹菜、豆类、薯类等多纤维食物以及黑芝麻、蜂蜜、银耳等滋润的食物,尤其是梨汁、藕汁、甘蔗汁、萝卜汁等,还有柚子、柿子、荸荠、橙子等润肺生津的食物。少吃韭菜、大蒜、葱、姜、八角、茴香等辛辣的食物和调味品,煎炸食物吃多了皆会助燥伤阴,加重秋燥。        除此之外,心理调摄对于治疗便秘很重要。许多人常因心情不佳而发生便秘,情绪惊恐、紧张、忧愁等也会使一些人的便意消失,引起便秘或加重病情。因此,患有便秘者应当调畅情志,保持心身舒畅,参加适宜的文娱活动,多运动也有利于肠道蠕动,促进排便。

王振宜 2014-11-07阅读量8099

小朋友为什么会自发性脑出血?...

病请描述:儿童发生自发性脑出血,首先是排除了脑外伤和凝血功能障碍的情况下,小朋友突发的脑血管事件。自发性脑出血有着较高的死亡率和一定的致残率,对孩子们的人生未来造成严重影响。不同于成人较高的高血压发病率,儿童有着自身的特点,约8成的孩子是能找到明确病因开展治疗的。作为一名的具备多年脑血管诊疗资质的小儿神经外科医生,我总结常见病因如下:   (1) 颅脑动静脉畸形,首选介入微创治疗,可以辅助放疗和手术。  (2)颅脑动脉瘤,首选介入微创治疗,手术方案备选。  (3)烟雾病异常血管自发性破裂,针对病因首选手术治疗。 (4) 硬脑膜动静脉瘘,首选介入微创治疗,可以辅助手术。  (5)颅内动静脉瘘,首选介入微创治疗,可以辅助手术。  (6)Galen静脉瘤,首选介入微创治疗,可以辅助手术。  (7)海绵状血管瘤,一般出血量不大,首选手术治疗。  (8)单纯颅脑静脉畸形,一般对症支持即可。           各位家长不必惊慌失措,当孩子平稳度过脑出血急性期后,复查CT脑水肿消退后就可以考虑病因治疗。联系具备正规脑血管诊疗资质的专业医师,通过脑血管造影制定详细的治疗计划。从2011年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已经针对病因治愈了超百例的各类脑血管病孩子,取得了满意的中长期疗效。          脑血管专病门诊是每周一上午在门诊2楼外科7号诊疗室。

沈文俊 2018-07-15阅读量1.0万

儿童脑血管造影介入治疗术后注...

病请描述:儿童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或者治疗,往往需要孩子接受脑血管造影。手术在全麻状态下,穿刺腹股沟的大血管,通过建立介入操作通道来完成。由于小朋友具有表达差、血管细、易痉挛等特点,与成人有着不同的临床特点。作为处理过大量脑血管疾病的专业医生,我这里总结下多年的心得和指导意见,希望能帮助广大的家长。同时也欢迎同道转载,共同提高小儿神经外科的医疗安全。   1. 术后6小时内,去枕平卧,头部偏向一侧避免误吸。    2. 术后6小时候,在不呕吐的前提下,多喝水补充体液。将造影剂排除体外,预防肾病。   3. 术后至回到病房2小时内,腹股沟穿刺点局部保持加压包扎,2小时后更换为一般的敷料。由于儿童对疼痛的耐受性远差于成人,但血管弹性好,我建议加压时间较成人短。   4. 绝对卧床休息24小时,穿刺侧肢体应伸直制动8小时。    5. 卧床期间,家长协助大小便,翻身时伸髋平卧,咳嗽和排便时需用手紧压伤口。    6. 术后第一天我们要对孩子进行监护仪监测,以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家长需要关心孩子伤口有无渗血和面色苍白。   7. 术后当天,医护人员触摸足背动脉搏动。我们和家长共同关心有无下肢发冷、发麻、发白或者肿胀发紫,有问题及时处理。   8. 术后第2、3天,腹股沟敷料脱落后,一般情况下无需特殊处理。   9. 术后第2、3天,可以适当恢复运动,逐渐增加运动量,但是禁忌屈曲腹股沟部位。   10. 术后2周内避免剧烈活动。  

沈文俊 2018-07-15阅读量9426

选择性脊髓背侧神经消融术--...

病请描述:       脑瘫主要是指脑部在怀孕时、生产时或出生后新生儿期受到非进行性伤害,患者会因此产生运动功能障碍。比如典型的早产儿脑出血(PIVH)的病例,往往影像学上残留脑室旁缺血灶(PVL)。由于伤害的位置不同,许多脑性瘫痪的患者会有感官发展及平衡力不佳、智力、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及学习能力缺损,约1/3的脑瘫儿童会伴有行走障碍。未经及时适当的治疗,脑瘫儿童一般在10岁左右达到运动能力代偿极限,随后肌肉纤维在长期病理作用下可能迅速恶化,失去或部分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脑瘫行走障碍的致病机理为异常神经信号导致肌肉的慢性持续性收缩,最终导致肌肉肌腱纤维化和骨关节畸形。目前脑性瘫痪发病机制不明确,也没有直接治疗的方法,但早期干预可以使患者降低运动障碍的严重程度。           脑瘫的手术治疗按照被手术部位可以分为神经、骨骼和肌腱三大类,在疾病的中后期,患儿常常因为肌张力增高和肌力的不足,出现肌肉挛缩畸形,最终导致相关关节畸形,需要通过矫形外科予以矫形手术。4/5脑瘫患儿属于典型的上神经元损伤后的肌张力挛缩,四肢肌肉群的长期持续性的对抗收缩,造成无法自如运动和关节错位。脑瘫的孩子们就像四肢穿上了铅块,往往白天行走困难,晚上则挛缩疼痛无法入眠。           选择性脊髓背侧神经消融术(SDR)是一种能永久性降低拮抗肌张力,释放主动肌进一步提高肌力的手术。通过手术降低下肢的肌张力,部分病例甚至可能改善上肢的肌张力障碍。患儿术后的爬、翻身、坐、站和行走均能得到明显改善,有望获得独立行走、生活自理的人生。大多数脑瘫患儿通过SDR手术肌张力得到改善,可以降低发生因为下肢内收肌张力过高导致的髋关节半脱位或脱位的风险,降低了接受髋关节和股骨接受大手术的风险,对患儿的身心健康、社会融入和家长的日常护理都将是带来益处,同时因为肌张力的降低,消除了夜间关节疼痛,患儿睡眠改善,情绪也会得到同步改善。当然,术后仍然需要辅以长期、系统化、个体化的康复训练,以重新建立正确的运动模式,促进肌力提高和肌肉发育,纠正和预防肌肉肌腱的挛缩。很多孩子术后开始学习人生第一次的站立行走,家长需要鼓励和悉心照料。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沈文俊医生在美国进修期间,在全美连续26年专科排名第一的芝加哥康复研究院儿童康复部主任、美国脑瘫与发育协会(AACPDM)的D.B.Gaebler教授、华盛顿大学的Park教授(SDR手术排名第一)指导下,系统学习了单节段微创SDR的手术技巧和术后康复训练。           SDR手术解除患儿下肢过高的肌张力这一枷锁,为行走能力的改善提供了前提条件,结合科学系统的康复训练,这将是一个能改变患儿一生的手术。           就诊前:请联系当地康复机构安排好术后的长期训练与治疗。           咨询了解各地残联或者民政部分的福利政策。           附 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针对脑瘫患儿的相关福利政策(具体政策可以在《上海残疾人网》上查阅,或者到户籍所在街道残疾人联合会咨询)           1、阳光宝宝卡康复训练经费补贴政策。政策出台于2007年,是上海市人民政府实事工程。内容:0-16岁上海市户籍确诊为脑瘫的居民,可以在街道申领《阳光宝宝卡》,持卡人可以在每年的4月份和11月份,持指定康复机构的康复训练费发票(指定机构约有60家,可上官网查询),每年累计报销1.5万元。           2、0-7岁持《阳光宝宝卡》的脑瘫患儿可以在街道免费租赁辅助器具,包括助行器、定制轮椅等,及部分家庭康复训练器具。           3、踝足矫形器、脊柱矫形器、矫形鞋可以通过街道申请,指定机构评估后,个人支付10%,市残联支付90%,部分区会帮助患者支付自负的10%。           4、其他节日等补贴,各区街道各异,咨询户籍所在地街道。

沈文俊 2018-07-15阅读量9544

儿童期颅内动静脉畸形临床及形...

病请描述:【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期颅内动静脉畸形(AVM)临床及形态学。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6月14例平均年龄为7.26岁的儿童期颅内AVM患者的临床特点、术前影像及DSA资料。    结果     男女比例为8:6,绝大多数曾有自发性脑出血病史(11/14,78.6%),头痛(7/14,50.0%),单侧肢体乏力(5/14,35.7%),少数伴有癫痫发作(2/14,14.3%)。所有病例均经DSA确诊为颅内AVM,病灶均在幕上,其中终末支供血9例,剩余5例为穿支供血。单支供血7例,其余多支供血的病例中有4例为前、后循环联合供血。侧裂面及凸面病例5例,侧脑室病例4例,脑底面病例3例,半球内侧面2例。10例病灶大小为0~30mm,4例病灶大小为30~60mm。根据Spetzler-martin分级,I级4例、II级2例、III级5例、IV级3例。    结论     儿童期颅内AVM病灶虽然体积小、评级低,但是发病早、易出血,需要临床积极的综合治疗。DSA造影发现多数儿童期动静脉畸形呈幼稚型,其自然病程需要进一步的随访研究。    全文发表于《介入放射学杂志》,2014年7月,23卷第7期。

沈文俊 2018-07-15阅读量9081

小儿烟雾病手术疗效-获美中神...

病请描述:       日前我院神经外科沈文俊医师《脑-硬脑膜-颞肌血管融合术治疗幼儿烟雾病》论文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中,获得国内外专家一致认可,一举夺得美中神经科学与卒中学会的优秀奖。           何为“烟雾病(Moyamoya diease, MMD) ”,烟雾病又称自发性颅底动脉环闭症,是由于颈内动脉及其分支的进行性狭窄闭塞,导致颅底出现代偿性异常网状血管网。这种扩张的血管在血管造影时的形态就像吸烟时吐出的烟雾,故命名为烟雾病。临床及实验表明,该病乃免疫性血管反应以及随之而来的炎症反应,是一组后天获得性闭塞性脑血管病。本病最早于1961年在日本发现,随后各国均有报道。流行病学调查发现,MMD在东亚地区的黄色人种中高发。烟雾病存在两个发病高峰,即为5-10岁和35-45岁。近年来,随着MRA、CTA无创性血管检查的推广,以及神经科医师对烟雾病的认识不断加深,使得烟雾病的临床检出率明显上升。以日本为例1995年时患病率为3.16/10万,2008年时患病率已经升高到10.5/10万。           烟雾病首发症状类型有TIA、脑梗、癫痫、头痛及脑出血,实际发病过程复杂多变,也可呈混合型。儿童烟雾病90%以上为缺血型发作,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瘫,或左右两侧相继出现瘫痪,可伴有失语、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智能减退、痴呆、癫痫发作、头痛以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我国儿童烟雾病有着接近50%脑梗比例,远高于日本和韩国,说明在我国一些诸如视物不清、头痛、肢体麻木抽动、智力减退等早期症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就诊时间较晚。           对于无症状的烟雾病患者,前瞻性研究发现,其卒中几率为3.2%/人/年;而对于已经出现症状的烟雾病患者,起病后5年内卒中的比例在65%,而手术治疗组只有5.5%-17%,能明显下降死亡率和致残率。在日本、欧美及韩国有关烟雾病的手术治疗问题已没有疑议。在日本2012版烟雾病诊疗指南中,明确指出对表现为缺血症状的烟雾病患者行外科血管重建术是有效的。血管重建术可以改善脑血流、减轻缺血性损伤的严重程度和发作频率,降低脑梗死的风险、改善术后的生活质量和脑功能的长期预后。对于缺血型为主的儿童烟雾病,手术还能有效保护智能发育。           烟雾病的手术目的是想寻找一种减轻或者缓解脑血管闭塞的方法。目前大致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两大类,其目的都是通过手术将颈外动脉的血管融合灌注于大脑皮层。直接吻合术和间接吻合术对儿童患者改善预后均有效。至目前为止,我院小儿烟雾病手术例数为200余例,年手术70余例,为全国儿童专科医院之首。我院一组6岁以内的烟雾病幼儿,经过平均15.8个月的随访,77.5%的患儿改善了神经功能, 20.0%症状得到了控制,DSA以及同位素检查提示脑血流灌注得到了改善。我们正在进一步改善手术技巧,长期随访观察,进一步改善小儿烟雾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

沈文俊 2018-07-15阅读量9737

我科儿童颅脑动静脉畸形-巴黎...

病请描述:       一年一度的LINNC(Live Interventional Neuroradiology & Neurosurgery Course)是欧洲最重要的神经外科和神经介入大会之一,被欧盟医学会授予17个学分。2014的LINNC 6月23日到25日在巴黎举行,本次大会的与会代表近800人,全球颅脑血管疾病专科医师积极参与。大会的会场设置在巴黎市中心卢浮宫内,如同博物馆内的藏品,大会传达的最新知识和理念同样内涵丰富,值得细细评鉴。           LINNC最大的亮点在于“Live”,今年参与卫星手术转播的单位有法国巴黎第七大学BEAUJON医院、法国Montpellier大学Gui de chauliac医院、瑞士日内瓦大学医院、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中心医院、中国北京宣武医院、巴西圣保罗大学Sirio Libanes医院、巴西圣保罗Albert Einstein医院以及智利圣地亚哥神经外科中心。欧洲、美洲及亚洲的8各团队带来了21场手术转播,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选择的病例既有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动脉狭窄闭塞的介入治疗,也有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的开颅手术。会场的演示效果相当出色,可以同时播放手术实况、术中手部特写、病情介绍幻灯,此外部分手术加入Goolge眼镜技术让与会者感受术者的视野。 会议的形式除了手术实况转播外,还有7堂讲座、10个病例讨论及2场沙龙论坛,值得一提的是互动环节做的相当好,除了传统的现场提问,还有Facebook群上的提问及专题投票。大会组织者和主持人Moret、Mawad、SPELLE、CHAPOT和NIEMELA等人都是在欧洲和美国享有盛誉的临床神经介入和神经外科医生,经常是国内会议中的座上宾,大师间的头脑风暴带给我们的是知识与经验的分享。在本届巴黎LINNC大会上,本人非常有幸得结识了来自宣武医院、长海医院、北京医院、德济医院的各位同行,并在会场同全球专家讨论了儿童颅脑动静脉畸形(AVM)的治疗,展现了复旦大学儿科医院的风采。  颅脑血管疾病的诊治进展离不开尖端医疗器材的迅猛发展,本届大会中对于动脉瘤的治疗着重介绍了最新的密网支架Flow diverter stents和动脉瘤囊内栓塞系统WEB,通过手术演示让大家有了直观的感受。当然对新事物的接受还是很客观的,专家们详细比较了单纯弹簧圈或者球囊辅助弹簧圈治疗动脉瘤的临床随访结果,讨论了不同治疗方案的选择。  本次大会期间有幸观看了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神经外科的Juha大师的两台手术,分别是开颅手术治疗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单侧多发动脉瘤夹闭术以及小脑半球AVM栓塞后II期切除术。两台手术用时极短,大师对血流动力学的深刻理解、娴熟细致的手术技巧、果断自信的判断都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影响。虽然神经介入进展飞快,但是扎实的开颅手术素养会帮助加深对疾病的理解,为病人提供正确优化的方案,提高手术风险管控能力。此外对于大脑深部缺乏良好入路动脉的AVM,瑞士日内瓦团队给出了满意的答案-经颅脑静脉逆向栓塞术。他们通过双导管技术超选进入引流静脉后,弹簧圈栓塞部分静脉降低流量后,在其近端注射9%Onyx栓塞剂,通过弥漫漂移对Nidus完美栓塞。这例手术的理念和步骤,可重复性高,为国内此类病人的治疗带来了希望。巴黎之行仰取俯拾,定能提高儿童颅脑血管疾病诊治水平。

沈文俊 2018-07-15阅读量9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