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全身 > 产后肥胖 > 内容

产后肥胖内容

“阴挺&rdqu...

病请描述:“阴挺”是中医的病名,西医用子宫脱垂来命名,这在女性当中并不少见。 子宫脱垂是子宫从原本的位置沿着阴道下降甚至完全脱坠出阴道口,常伴随着腹部下坠和腰酸等症状。 出现子宫脱垂的女性,咳嗽一下、笑几声都可能会漏尿,甚至出现走路时子宫掉出来等情况,严重影响了女性的社交活动和生活质量,被称为是女性“社交癌”。 被子宫脱垂盯上后,患者会出现阴道口肿物脱出,同时会有明显下坠感,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排便困难及性功能障碍等症状。 子宫为什么会掉出来? 女性患上子宫疾病的概率很高,那好端端的子宫为什么会掉出来呢? 01 妊娠和分娩 引起子宫脱垂最常见的原因是妊娠和分娩,人体的盆底肌支撑着肠道、阴道、子宫、尿道、膀胱等多个脏器的重量。 妊娠时子宫体积和重量都不断膨胀,会导致盆底肌肌纤维和盆底神经破裂损伤,甚至无法支撑这些脏器的重量,出现子宫的下降脱垂。 02 腹腔内压力增加 除了妊娠和分娩之外,慢性咳嗽、频繁举重、肥胖、腹水等引起的腹腔内压力增加,也可能会导致子宫脱垂。 03 卵巢功能减退 It's a Title 卵巢功能减退是绝经后女性子宫脱垂多发的一大原因,卵巢功能减退会导致雌激素水平分泌下降,影响到盆底的支持结构,再加上肌张力的减退,就可能导致子宫脱垂。 04 先天发育异常 部分女性先天盆底组织发育较差,盆底神经分布有障碍,无法抵抗腹腔内压增加,即便不生育,也可能出现子宫脱垂。 05 盆腔手术或子宫切除术 一些接受过盆腔手术或子宫切除术的女性,手术中难免会有组织和神经的损伤,也可能会出现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了怎么办? 轻度的子宫脱垂一般可采用非手术保守治疗,能够改善症状或达到治愈的效果。 常见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是盆底肌肉锻炼以及使用子宫托。 对于非手术治疗失败的重度脱垂患者来说,可选择经阴道单孔腹腔镜下的宫骶韧带复合悬吊手术,能够保留患者的子宫,对阴道壁的影响也比较小,也不会影响到夫妻生活。 如何预防? 预防大于治疗,如果能尽早在生活中做好子宫脱垂疾病的预防,就不会受到子宫脱垂的困扰。 01 预防便秘 平常要多吃高纤维的全谷物、果蔬等食物,并多运动,多喝水,预防便秘的发生。 02 多做提肛运动 适当进行提肛运动,有助于收缩阴道,提高夫妻的性治疗,对于预防子宫脱垂也有益。 03 积极治疗慢性呼吸道疾病 如果出现了长期性的咳嗽症状,或者慢性的呼吸道疾病,一定要积极的治疗。 04 产后进行盆底肌修复 产后适当进行盆底肌修复,也有助于预防子宫脱垂,还要避免重体力劳动。

健康资讯 2023-07-10阅读量4632

减重术后腹壁皮肤松弛(腹壁整...

病请描述:       肥胖是常见的健康问题,目前肥胖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饮食干预、药物治疗、手术等。 尽管手术治疗(胃旁路术/袖状胃切除术)是长期有效的减重方式。 然而由于快速的体重下降,容易导致腹部皮肤不同程度的松弛。 正常的腹壁、脂肪堆积的腹壁以及减重/产后的腹壁松弛 一减重术后松弛皮肤有哪些影响? 松弛、甚至悬挂的皮肤首先是不美观;部分患者还有瘙痒、湿疹等皮肤问题;少数患者会出现背部疼痛等问题,因此,减重术后的腹壁整形除美容问题外,还能解决部分功能问题。 二减重术后多久适合腹壁整形术? 建议达到理想体重后6个月-8个月,并且稳定后---半年内的体重变化小于5kg。 三减重术后的腹壁整形要不要抽脂? 我们腹壁整形常联合抽脂,对于减重术后的患者,看似皮肤下垂显得皮下脂肪不多,其实还是有较厚的脂肪层的,通过脂肪抽吸能让术后腰腹部的轮廓线条更流畅。

周仁鹏 2023-07-04阅读量1015

肝素为什么适用于复发性流产和...

病请描述:      低分子肝素本身是一种抗凝血药物,主要作用于凝血因子而产生抗凝作用。但是我们在这些年关于复发性流产、免疫性不良妊娠这一类话题中,肝素也变得越来越常见、为什么一种抗凝血药物会广泛用于这类患者,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呢?      实际上,低分子肝素用于这类人群是有其根据的,首先我们来看,用肝素的患者主要是哪类人群?第一类、妊娠期和产褥期常规抗凝      妊娠期自身的DVT风险因素包括:胎儿压迫子宫、妊娠期雌孕激素的作用、下肢肢端静脉血流减少、剖宫产或阴道分娩 、凝血系统激活、抗凝作用降低 、妊娠和产褥期卧床时间长,增加的DVT风险因素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糖尿病、高龄产妇(年龄≥35岁)、肥胖(体质指数BMI大于30)、抗磷脂抗体综合症、心脑血管疾病、子痫前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羊水过少、多产、产后感染、输血、产后止血药、产后出血等,这些孕产妇在妊娠期进行抗凝治疗主要是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1-2]第二类、抗磷脂综合征(获得性易栓症)       APS是由体内多种抗磷脂成分与磷脂结合蛋白的抗体引起的一种获得性易栓症。它的两大表现:反复动静脉血栓形成、妊娠早期流产和中晚期死胎。其他表现有: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网状青斑、心瓣膜赘生物及舞蹈症等。它有哪些伤害呢?伴有抗磷脂抗体(APL/APA)持续高效价阳性的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APL可通过β2-GP-Ⅰ和/或LA结合到靶向的磷脂分子,损伤血管内皮,形成血栓,导致局部组织的血供障碍,进而导致靶器官的各种损坏。APS累及子宫时,主要表现为孕期胎盘血管血栓形成,胎盘梗塞、胎盘血供不足、宫内缺氧、胎儿心率异常、羊水过少、早产或流产。[3]第三类、血栓前状态(也叫易栓症、分为获得性、遗传性)      易栓症的病因较多,外因如麻醉和外科手术、创伤、雌激素治疗、空中旅行、静脉注射或插管、吸烟;内因包括先天性的影响凝血过程的凝血因子如抗凝血酶缺陷、蛋白C/蛋白S缺陷 、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活化蛋白C抵抗/蛋白C Leiden突变、凝血酶原基因突变,获得性的如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肥胖、妊娠、恶性疾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合并以上两个或两个以上内外诱因,是血栓形成的直接原因。低分子肝素会广泛应用于以上病症中。      在不孕不育发生率逐年走高的当今,孕育一个健康的宝宝,不仅是是孕妈咪的幸事、家庭的喜事,更是关乎国家、民族未来的大事。      祝福每个孕妈咪都能有个平安顺利的孕期,即使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也不必紧张和焦虑,今天的医疗技术完全可以帮助你化险为夷、心想事成!参考文献:1.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 妊娠期及产褥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和诊治专家共识[J].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21; 56(4): 236-243.2. Bates SM,Middeldorp S, Rodger M, et al. Guidance for th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obstetric-associated venous thromboembolism[J]. J Thromb Thrombolysis. 2016; 41(1):92-128.3. 低分子肝素防治自然流产中国专家共识编写组. 低分子肝素防治自然流产中国专家共识[J].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2018; 38(9): 701-708.点击此处,进入“抗凝专区”。

微医药 2022-11-25阅读量5150

妊娠相关卒中

病请描述:妊娠相关卒中系指女性在妊娠期或产褥期发生的急性脑血管病,发生率约为万分之一。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年轻人患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的比例较高,进一步增加了妊娠相关卒中的风险。随着诊断技术和神经影像学手段的进展,妊娠相关卒中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国内研究发现其发病率约为千分之一,最危险的时期为妊娠晚期和产后6周内,以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尤为突出。妊娠相关卒中的危险因素有高龄、既往卒中史、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颅内血管畸形、子痫前期/子痫、肥胖、偏头痛、吸烟、恶性肿瘤、高脂血症、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心脏病、妊娠大于3次、产后大出血、剖宫产、镰状细胞贫血和抑郁症等。妊娠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增强,全身血容量增加,外周小动脉痉挛,周围血管阻力增大,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导致高血压,甚至诱发子痫,重症可诱发脑出血。生育期女性在妊娠晚期和产褥期凝血因子生成增多和抗凝血因子生成减少,血液处于高凝状态,静脉淤血后易导致血栓形成。妊娠期卒中需要神经内科、急诊科、产科、麻醉科、介入科、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和康复科等多学科合作,快速评估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钱云 2022-01-13阅读量9738

腰肌劳损

病请描述:腰肌劳损,又称功能性腰痛、慢性下腰损伤、腰臀肌筋膜炎等,实为腰部肌肉及其附着点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损伤性炎症,是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主要症状是腰或腰骶部胀痛、酸痛,反复发作,疼痛可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如日间劳累加重,休息后可减轻时轻时重,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因素较多。其日积月累,可使肌纤维变性,甚而少量撕裂,形成瘢痕、纤维索条或粘连,遗留长期慢性腰背痛。 1.病因 (1)急性腰扭伤后及长期反复的腰肌劳损。 (2)治疗不及时、处理方法不当。 (3)长期反复的过度腰部运动及过度负荷,如长时期坐位、久站或从弯腰位到直立位手持重物、抬物,均可使腰肌长期处于高张力状态,久而久之可导致慢性腰肌劳损。 (4)慢性腰肌劳损与气候、环境条件也有一定关系,气温过低或湿度太大都可促发或加重腰肌劳损。 2.临床表现 (1)腰部酸痛或胀痛,部分刺痛或灼痛。 (2)劳累时加重,休息时减轻;适当活动和经常改变体位时减轻,活动过度又加重。 (3)不能坚持弯腰工作。常被迫时时伸腰或以拳头击腰部以缓解疼痛。 (4)腰部有压痛点,多在骶棘肌处,髂骨脊后部、骶骨后骶棘肌止点处或腰椎横突处。 (5)腰部外形及活动多无异常,也无明显腰肌痉挛,少数患者腰部活动稍受限。 3.检查 (1)X线检查 多无异常,少数或可有骨质增生或脊柱畸形。 (2)年老或骨质疏松患者检查,可选择ECT检查、骨密度检查。有观点认为骨质疏松也可致慢性腰痛。 4.诊断 (1)根据症状,体征等临床表现。 (2)结合长期慢性腰痛病史和查体,诊断难度不大,应注意与腰椎退行性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等疾病相鉴别。 5.治疗 (1)避免过劳、矫正不良体位。 (2)适当功能锻炼 加强腰背肌锻炼,防止肌肉张力失调,如采取俯卧位,去枕,然后用力挺胸抬头,双手双脚向空中伸展;也可仰卧床上,去枕,头部用力向后顶床,抬起肩部的动作。 (3)理疗、推拿、按摩等舒筋活血疗法。 (4)药物治疗 主要为消炎止痛药、注射皮质类固醇及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局部外用肌松药及镇痛药。 (5)封闭疗法 有固定压痛点者,可用0.5%~1%普鲁卡因加醋酸强地松龙或醋酸氢化可的松作痛点封闭,效果良好。 (6)物理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选用适当的物理治疗也可以增强治疗效果。目前存在较多的理疗方式,包括电磁、超声波、红外线、激光等,通过声、光、电、热等作用于人体,起到疏筋活络的作用。 (7)手术治疗 对各种非手术治疗无效的病例,可施行手术治疗。 6.预防 (1)防止潮湿,寒冷受凉 不要随意睡在潮湿的地方。根据气候的变化,随时增添衣服,出汗及雨淋之后,要及时更换湿衣或擦干身体。 (2)急性腰扭伤 应积极治疗,安心休息,防止转成慢性。 (3)体育运动或剧烈活动时 要做好准备活动。 (4)纠正不良的工作姿势 如弯腰过久,或伏案过低等。在僵坐一小时后要换一个姿势。同时,可以使用腰部有突起的靠垫为腰部缓解压力,有助于避免出现腰肌劳损。背重物时,胸腰稍向前弯,髋膝稍屈,迈步要稳,步子不要大。 (5)防止过劳 腰部作为人体运动的中心,过度劳累,必然造成损伤而出现腰痛,因此,在各项工作或劳动中注意有劳有逸。 (6)使用硬板软垫床 过软的床垫不能保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所以最好在木板上加一张10厘米厚的软垫。 (7)注意减肥 控制体重,身体过于肥胖,必然给腰部带来额外负担,特别是中年人和妇女产后,为易于发胖的时期,节制饮食,加强锻炼。

吴玉伟 2020-04-10阅读量1.0万

如何预防和抵御癌症,减肥和运动

病请描述:如何预防和抵御癌症?----为“肥胖者”和“久坐族”敲响警钟!袁霆骨科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骨肿瘤科副主任医师 癌症的种类虽然千变万化,但这几十年医学的发展和大数据的整合结果提示我们,有相似特征的一类人,被癌症光顾的机率远大于普通人,并且患癌后,同样的治疗情况下,死亡率也远高于普通人。这类人的标签是:肥胖,缺乏运动。下面这句话引用自著名的杂志《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2017年11月22日出版的一篇文章Weight management and physical activity throughout the cancer care continuum:Excess weight gain, overweight, and obesity are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many cancers; recently, the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reported that there is sufficient evidence to conclude that avoidance of excess body fat is associated with a lower risk for cancers of the endometrium, esophagus (adenocarcinoma), gastric cardia, kidney (renal cell), multiple myeloma, meningioma, liver, pancreas, colorectum, gallbladder, breast (postmenopausal), ovary, and thyroid.[8] There also is growing observational evidence that obesity is associated with poorer cancer outcomes among individuals with cancer.几乎所有高发生率的癌症,都喜欢肥胖者和久坐族。而且一旦沾上,治疗效果还差。比如绝经前患乳腺癌,肥胖患者比普通患者的死亡率高75%,绝经后患乳腺癌,肥胖患者比普通患者的死亡率高34%。而在中国,正确的预防癌症和治疗癌症的观点远未普及。经历过饥荒的长辈们生怕孩子们吃不饱,用食物把孩子们撑成肥胖少年,成为癌症的易患人群;病房里,家属会为癌症患者提供大量食物并强劝之吃下,导致患者体征猛增,治疗效果变差。无法去追溯,为何在中国有如此多的荒唐的民间医学理论?比如孩子高烧,要多穿衣服捂汗,而正确的做法是应该脱衣服散热;孕妇产后,一个月不能洗澡,不能见风,正确的做法是洗澡通风,防止感染;。。。。。。医生们做科普,任重道远!

袁霆 2018-02-05阅读量9531

科室导航 | 中医科还分这几...

病请描述:导语:中医科专业的细化,有利于提高中医医生对疾病专一的研究和治疗,也为患者问医就诊提供了方便。  下面,小编就中医科常见的几个分科做下简单的介绍。  一、中医内科 1.诊治范围:  包括外感病和内伤病两大类。外感病是由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及疫疠之气所致疾病。内伤病主要指脏腑经络病、气血津液病等杂病。  2.诊治疾病举例:  (1)肺系病:包括感冒、咳嗽、哮病、喘证、肺痈、肺痨、肺胀、肺痿等;  (2)心系病:包括心悸、胸痹、不寐、癫狂、癫痫、痴呆、厥证等;  (3)脾胃病:包括胃痛、痞满、呕吐、噎膈、反胃、呃逆、泻泄、痢疾、便秘等;  (4)肝胆病:包括胁痛、黄疸、萎黄、积聚(如肝脾肿大、腹腔肿瘤、胃肠功能紊乱等)、鼓胀(如肝硬化腹水)、头痛、眩晕、中风、瘿病(以甲状腺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等;  (5)肾系病:包括水肿、淋证、癃闭、阳痿、遗精、早泄等;  (6)气血津液病:包括郁证、血证(如鼻衄、齿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紫斑等)、痰饮、消渴、自汗、盗汗、内伤发热、虚劳、肥胖、癌病等;  (7)肢体经络病:包括痹症、痉证、痿证、颤证、腰痛等。  二、中医外科  1.诊治范围:  包括疮疡、乳房病、瘿、瘤、岩(癌)、肛门直肠疾病、男性前阴病、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其他外科疾病与周围血管病等。  2.诊治疾病举例:  (1)疮疡:是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一切体表化脓感染性疾病的总称,包括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是中医外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大类病证。包括痈、疽、疖、疔、丹毒(民间叫流火)、骨髓炎、骨结核、淋巴结结核、淋巴肿大等;  (2)乳房疾病:包括乳痈、乳发、乳痨、乳漏、乳癖、乳疬、乳核、乳衄、乳疽、乳头风等;  (3)瘿:是是颈前结喉两侧肿大的一类疾病。其特征为颈前结喉两侧漫肿或结块,皮色不变,逐渐增大,病程缠绵。包括气瘿、肉瘿、瘿痈、石瘿等;  (4)瘤:是瘀血、痰滞、蚀气停留于人体组织之中而产生的赘生物。其临床特点是:局限性肿块,多数生于体表,发展缓慢,一般没有自;觉症状,长期不易消散。包括气瘤、血瘤、筋瘤、肉瘤、脂瘤、骨瘤等;  (5)岩(癌):是发生于体表的恶性肿物的统称,为外科疾病中最凶险者。因其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形如岩石而得名。包括舌菌、茧唇、失荣、乳岩、肾岩等;  (6)肛门直肠疾病:包括痔、息肉痔、肛隐窝炎、肛痈、肛漏、肛裂、脱肛、锁肛痔、悬珠痔、肛门湿疡等;  (7)男性前阴病:包括子痈、囊痈、子痰、水疝、尿石症、脱囊、血精、精浊、精癃、阴茎痰核、男性不育症等;  (8)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包括皮炎、湿疹、色斑、痤瘰、赘疣、癣、红斑狼疮、硬皮病、粉刺、面游风、酒齄鼻、多形红斑、牛皮癣(银屑病)、白驳风、鹅掌风、白癜风、脐疮、麻风、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等;  (9)周围血管病:包括股肿、臁疮、脱疽等;(10)其他外科疾病:包括冻疮、疝气、狐疝、水火烫伤、破伤风、毒虫咬伤、毒蛇咬伤、蜈蚣螫伤、蜂螫伤、蝎螫伤、狗咬伤等。  三、中医妇科  1.诊治范围:  包括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妇科前阴病、妇科杂病。  2.诊治疾病举例:  (1)月经病: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经期延长、痛经、经间期出血、闭经、崩漏、经行乳房胀痛、经行发热、经行头痛、经断复来、经行眩晕、经行身痛、经行口糜、经行风疹块、经行吐衄、经行泄泻、经行浮肿、经行情志异常、绝经前后诸病等;  (2)带下病:指带下的量、色、质、味发生异常,或伴全身、局部症状者,包括白带、黄带、赤带、杂带等。本病可见于现代医学的阴道炎、子宫颈炎、盆腔炎、卵巢早衰、闭经、不孕、妇科肿瘤等疾病引起的带下增多或减少;  (3)妊娠病:包括妊娠恶阻、妊娠腹痛、胎漏、胎动不安、葡萄胎、小产、胎萎不长、胎死不下、子烦、子肿、子满、子晕、子痫、子悬、子嗽、子淋、转胞、难产、胞衣不下、孕痈等;  (4)产后病:包括产后血晕、产后血崩、产后痉病、产后腹痛、产后身痛、恶露不绝、恶露不下、产后大便难、产后遗粪、产后发热、产后汗症、缺乳、产后乳汁自出、产后小便不通、产后小便频数、产后尿血、产后遗尿、产后交肠病等;(5)妇科前阴病:包括阴痒、阴疮、阴吹等;  (6)妇科杂病:包括癥瘕、阴挺、脏躁、不孕、热入血室、妇人腹痛等。  四、中医儿科  1.诊治范围:  包括新生儿病、儿科肺系病、儿科脾胃病、儿科心肝病、儿科肾系病、儿科时病、儿科虫病。  2.诊治疾病举例:  (1)新生儿病:包括胎怯、胎黄、脐风、脐湿、脐血、脐突、脐疮、赤游丹、硬肿症、五硬等;  (2)儿科肺系病:包括小儿感冒、小儿咳嗽、肺炎喘嗽、小儿哮喘等;  (3)儿科脾胃病:包括鹅口疮、口疮、乳蛾、呕吐、食积、腹痛、泄泻、厌食、积滞、疳证等;  (4)儿科心肝病:包括夜啼、汗证、紫癜、惊风、癫痫、病毒性心肌炎、儿童多动症等;(5)儿科肾系病:包括五迟、五软、佝偻病、小儿痿病、小儿尿频、遗尿、小儿水肿、性早熟等;  (6)儿科时病:包括奶麻、风痧、丹痧、痄腮、顿咳、软脚瘟、小儿疫毒痢、夏季热、麻疹、水痘、白喉、幼儿急疹、猩红热、百日咳、手足口病等;  (7)儿科虫病:包括小儿蛔虫病、小儿绦虫病、小儿钩虫病、小儿蛲虫病、小儿姜片虫病、小儿血吸虫病、小儿丝虫病、小儿囊虫病等。(8)眼底寄生虫:如视网膜下猪囊虫尾蚴等。五、中医五官科  1.诊治范围:  包括眼科病、耳科病、鼻科病、咽喉病、口齿病等。  2.诊治疾病举例:  (1)眼科疾病:包括胞睑疾病、两眦疾病(如冷泪病、漏睛、漏睛疮、赤脉传睛、胬肉攀睛)、白睛疾病(如暴风客热、天行赤眼、天行赤眼暴翳、风轮赤豆、金疳、火疳、白睛青蓝、白涩、白睛溢血、时复症)、黑睛疾病(如聚星障、花翳白陷、蟹睛、凝脂翳、黄液上冲、混睛障、白膜侵睛、赤膜下垂、血翳包睛、宿翳)、瞳神疾病(如瞳神紧小、瞳神干缺、绿风内障、青风内障、圆翳内障、胎患内障、惊震内障、云雾移睛、暴盲、视瞻昏渺、青盲、高风内障、视直如曲、血灌瞳神)、外伤眼病(如异物眯目、振胞瘀痛、真睛破损、撞击伤目、电光伤目、酸碱伤目、热烫伤目)、眼科其他(如近视、远视、老花眼、疳积上目、风牵偏视、辘轳转关、眉棱骨痛、鹘眼凝睛、突起睛高、神水将枯、目痒病)等;  (2)耳科病:包括耳疖、耳疮、旋耳疮、耳廓痰包、断耳疮、耳胀、耳闭、脓耳、脓耳变症、耳根毒、脓耳口眼喁斜、黄耳伤寒、耳鸣耳聋、耳眩晕、异物入耳、耵耳、耳壳流痰、暴聋、久聋、聋哑症、耳瘘、耳痔等;(3)鼻科病:包括鼻疔、鼻疳、伤风鼻塞、鼻窒、鼻槁、鼻鼽、鼻息肉、鼻渊、鼻损伤、鼻衄、鼻腔异物等;  (4)咽喉病:包括乳蛾、喉痹、喉痈、喉癣、喉喑、喉风、梅核气、骨鲠、喉关痈、里喉痈、颌下痈、上颚痈、异物梗喉等;  (5)口齿病:包括牙痛、牙痈、牙宣、飞扬喉、口疮、口糜、唇风、骨槽风、龋齿等。六、针灸推拿科1.诊治范围:  包括针刺、艾灸、推拿的治疗。  2.诊治疾病举例:  (1)针灸疗法:即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用捻、提等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艾灸的温热刺激来治疗疾病。针灸是中国古代常用的治疗各种疾病的手法之一。包括治疗中风、眩晕、痴呆、神经衰弱、帕金森病/颤证、过敏性鼻炎、肥胖症、面瘫病、疲劳综合征、月经不调、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焦虑症、失眠、肌筋膜炎、肩周炎、颈椎病、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骨关节炎、腰痛等、小儿弱智、小儿自闭、小儿痫证、小儿多动症、小儿脑瘫等;  (2)推拿:是以人疗人的方法,通常指医者运用自己的双手作用于病患的体表、受伤的部位、不适的所在、特定的腧穴、疼痛的地方,运用形式多样的推拿手法,以期达到疏通经络、推行气血、扶伤止痛、祛邪扶正、调和阴阳的疗效。分为成人推拿和小儿推拿治疗,成人推拿治疗包括伤科疾病(如颈椎病、落枕、脊柱小关节紊乱、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肩关节周围炎、腕管综合征、退行性膝关节炎、膝关节损伤、踝关节扭伤、跟骨痛等)、内科疾病(如高血压病、失眠、感冒、支气管哮喘、呃逆、慢性胃炎、胃下垂、便秘、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面瘫、中风等)、妇科疾病(如痛经、月经不调、闭经、围绝经期综合征等)、五官科疾病(如牙痛、慢性鼻窦炎、失瘖、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等)、其他疾病(如晕厥、抽搐、中暑、高热、类分湿关节炎、糖尿病)等;小儿推拿治疗包括脾胃系病证(如小儿流涎、呕吐、厌食、便秘、婴幼儿泻泄、腹痛、疳积等)、肺系病证(如感冒、发热、咳嗽、哮喘等)、其他病证(如小儿肌性斜颈、夜啼、遗尿、小儿脑瘫)等。  七、中医骨伤科  1.诊治范围:  防治骨关节及其周围筋肉的损伤。  2.诊治疾病举例:  (1)各种骨折:包括锁上肢骨折、下肢骨折、躯干骨骨折等;  (2)脱位与关节错缝:包括颞下颌关节脱位、肩关节脱位、肘关节脱位、小儿桡骨头半脱位、月骨脱位、髋关节脱位、膝关节脱位、下颌关节错缝、上肢关节错缝、下肢关节错缝、躯干关节错缝等;  (3)筋伤:包括上肢筋伤(如冻结肩、肱骨外上髁炎、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腕管综合征、指肌腱断裂、屈指肌腱腱鞘炎)、下肢筋伤(如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状肌综合征、臀肌挛缩症、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膝交叉韧带损伤、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踝关节扭伤、跟腱损伤、跟痛症)、躯干筋伤(如落枕、颈椎病、腰部扭伤、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腰椎滑脱、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  (4)骨病:包括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骨关节结核、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膝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骨肿瘤等;  (5)内伤:包括损伤血证、损伤疼痛、损伤昏厥、伤后发热、损伤眩晕、外伤惊悸、心烦不寐、伤后健忘、损伤呕吐、伤后便秘、损伤痿软、损伤痹证、损伤麻木等。  八、中医保健科  1.养生保健范围:  包括预防疾病、增强体质、益寿延年。具体而言是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精神养生是指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2.养生保健举例:  (1)四季养生:关键在于顺应阴阳气化,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寒、热、温、凉的变化来养生,即养生要和天时气候同步;  (2)顺时养生:是根据气候时间变化防寒避暑,顺从四季、时辰、气候等特点调养身体,从而达到养生保健之目的,如夏季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养护阳气;  (3)情志养生:是中医养生学里极为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在中医“形神一体”观的指导下,根据个人的形神气质类型,综合运用各种调神的方法,保持心身处于健康的状态。如养生要首先培养知足常乐的心态,精神乐观,则气舒神旺;  (4)体质养生:根据不同人群八种不同的体质,因人而异,从饮食、生活起居、精神、药物、经络养生;  (5)膳食养生:是按照中医理论,调整饮食,注意饮食宜忌,合理地摄取食物,以增进健康,益寿延年的养生方法。;  (6)药物养生:是运用具有抗老防衰作用的药物,称为延年益寿药物来达到延缓衰老,健身强身目的的方法;  (7)房事养生:是根据人体的生理特点和生命规律,采取健康的性行为,以防病保健、提高生活质量,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8)其他养生:如经络养生、气功养生、睡眠养生、起居养生、环境养生。  小编提醒:不同医院的门诊中医科分科会有差异,以上分科仅供参考,具体还要以就诊医院内的分科为准。如果您不知自己具体患何种疾病,或者所就诊的医院没有您所要就诊疾病所属的具体专科,建议您选择普通中医科门诊就诊。更多中医科就诊攻略,请点击《门诊攻略 | 中医科门诊就诊小贴士》  *图片来自123RF正版图库  

就医指导 2017-07-13阅读量3.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