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头部 > 口腔 > 进食困难 > 内容

进食困难内容

食管癌需要开刀吗?

病请描述:最近,高先生的家人给68岁的高先生安排了一次全身体检,。然而这次体检却发现了问题,胃镜提示高先生的食管上有一块病变的粘膜,高先生自诉平时好饮热茶,但是不检查根本没有什么感觉,但问题在那就是心里的疙瘩,于是家人带着高爷爷前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钟芸诗教授的门诊就诊,通过进一步的检查病情明确了,诊断为食管癌,但幸运的是发现的早。什么是食管癌?食道癌又叫食管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其发生病因与亚硝胺慢性刺激、炎症与创伤,遗传因素以及饮水、粮食和蔬菜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有关。中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区,其发病率位居全球第5位,食管癌的主要病理类型是食管鳞状细胞癌(鳞癌)占食管癌发病率90%以上,其次为腺癌[1]。晚期食管癌患者其5年总生存率仅为25%~40%[2]。但随着医疗水平不断的提高,内镜诊断技术的进步使得更多的食管癌患者在早期就得以诊断。食管癌的分期?食管癌癌前病变主要包括:(1)食道炎症;(2)食道上皮增生;(3)食道溃疡;(4)食道粘膜白斑;(5)食道息肉与乳头状瘤。食管癌可以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食管癌:通常症状并不明显,但在吞咽粗硬食物时可能有不同程度的不适感觉,包括咽下食物梗噎感,胸骨后烧灼样、针刺样或牵拉摩擦样疼痛。食物通过缓慢,并有停滞感或异物感。梗噎停滞感常通过吞咽水后缓解消失。症状时轻时重,进展缓慢。中晚期食管癌:常常表现为吞东西困难逐渐加重,先是难咽干的食物,继而是半流质食物,最后水和唾液也不能咽下。若肿瘤有扩散还可能出现声音嘶哑、饮水进食呛咳、呼吸道感染等等情况。食管癌的治疗手段又有哪些呢?食管癌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1.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可采用内镜手术治疗。原则上,无淋巴结转移或淋巴结转移风险极低、残留和复发风险低的病变均可考虑性内镜手术治疗。此外对于晚期食管癌,内镜还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可解除梗阻或缓解梗阻,改善生活质量。从上面看来,并不是所有的食管癌都需要外科手术开刀,做好早期筛查,早诊早治,很多人可以在食管癌的早期发现问题并积极治疗,比起开刀手术,内镜手术有着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费用低等等优点。[3]。2.手术治疗是治疗食管癌的最主要方法,手术方式众多,需要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年龄、肿瘤分期等等)以及手术医师的技术水平选择针对性的最合适的手术方式。3.此外放射治疗在食管癌的综合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了术前放疗(增加手术切除率提高远期生存率);术后放疗(适用于术中无法完全切除的癌组织)等等。4.化学治疗:包括姑息治疗(主要为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新辅助治疗(在术前进行,主要为了肿瘤降期、缩小肿瘤以利于手术切除)以及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主要目的是消灭可能存在的微小远处转移灶,以提高患者生存率)。对于局部晚期的食管癌患者则建议放化疗联合治疗。5.光动力治疗:将主要集中于恶性肿瘤的光敏剂输入人体,一段时间后使用特定波长光照使肿瘤内光敏剂激发,产生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而正常组织吸收的光敏剂早已排出,故不会收到损伤。适用于浅表性食管癌及较晚期梗阻性食管癌。6.靶向治疗:主要集中在EGFR、HER-2和一些抗血管生成药物方面。此外还有许多新兴治疗手段,逐渐应用于食管癌的治疗。参考文献:1.Bray,F.,etal.,Globalcancerstatistics2018:GLOBOCANestimatesofincidenceandmortalityworldwidefor36cancersin185countries.CACancerJClin,2018.68(6):p.394-424.2.Pennathur,A.,etal.,Oesophagealcarcinoma.Lancet,2013.381(9864):p.400-12.3.    食管癌诊疗规范(2018版)

钟芸诗 2020-12-20阅读量1.0万

男子“怀胎&rd...

病请描述:2020年6月6日,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胃肠肛肠外科傅传刚教授团队成功为一名成人先天性巨结肠患者施行了手术。陈先生今年29岁,自诉自出生3天开始就因“不能排便”在老家多次就诊,经过中医药治疗后好转。29年来反复腹胀、腹痛、排便困难,间断口服药物治疗后,短时间好转。但病情越来越重,腹部开始出现包块,包块日渐增大,近1年来包块已经增大到上腹部,就像待产的孕妇,日常生活、行走坐卧都非常不方便。并且排便越来越困难,大便量少、不成型,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在当地医院行乙状结肠造口手术,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好转,患者备受煎熬。近日陈先生慕名来到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胃肠肛肠外科傅传刚教授特需就诊,傅传刚主任详细询问了患者病情,并安排相关检查,确诊患者“先天性巨结肠”,决定通过手术为这个年轻的“老病患”解决痛苦。肠镜报告术中腹腔镜探查发现腹腔粘连严重,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明显扩张,大量肠内容物淤积,大半个肚子都被结肠占领了。由于操作空间变得十分狭小,大量增生的血管蔓延呈网状,手术团队牢牢把控着局面,仔细解剖,确切止血,保证把创伤减少到最小。经过2个多小时的紧张奋战,切除了长80cm、重4.5 kg的病变肠管术后吻合口通畅、血供好。一朝解除了患者长达29年的痛苦。手术非常成功,经过精细的治疗和护理,陈先生术后第二天开始进食流质饮食、下床活动,快速恢复。成人型先天性巨结肠属于罕见病症,东方医院一年仅能遇见十余例,然本院仅本周就收治了4例慕名而来的巨结肠病患,几位患者皆为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因不知详情病因而痛苦多年。傅传刚教授心细如发,探得病因,妙手除病变,给患者以新的未来。 什么是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新生儿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畸形,占新生儿胃肠畸形的第2位,每2000-5000名出生的婴儿中就有1例得病。男婴较女婴为多,男女之比为3~4 : 1 ,且有家族性发病倾向。其本质为肠道神经的发育障碍,造成肠壁神经节细胞完全缺乏或减少。90 %以上病变发生在直肠和乙状结肠的远端部分。病变的肠段经常处于痉挛状态,管腔狭窄。粪便不能通过病变的肠段,大量积聚在上段结肠内。随着时间的推移,肠管狭窄段的上方因粪便的积聚而变得肥厚、粗大,这就形成了先天性巨结肠。但真正的病变是在狭窄段的肠管。 临床表现有哪些?该病最初的最主要表现为新生儿胎便排出延迟。正常新生儿多在出生后 24 小时内排出胎便,而如果 48 小时依然未排出胎便,则需考虑该病的可能。患儿便秘、腹胀如鼓,甚至呕吐,影响生长发育,病情有时会突然恶化。肛诊时可诱发排气与排出糊状粪便。粪便淤积使结肠肥厚扩张,腹部可出现宽大肠型,有时可触及充满粪便的肠袢及粪石;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腹胀、排便不畅、排便困难等肠梗阻表现,肠梗阻症状缓解后仍有便秘和腹胀,须经常扩肛灌肠方能排便。 治疗方法是什么?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一旦确诊,迟早均需进行巨结肠根治术才能解除症状。保守治疗适应于临床表现尚轻、诊断未完全明确以及手术前准备等情况,主要方法有:用肥皂糊、开塞露等刺激肛门直肠,必要时可以用温生理盐水灌肠引起排便。一般来说,此类病例在出生后就会发现并进行手术,但也有少数症状较轻的病人会迁延至成年。而长期便秘、排便不畅会导致营养吸收障碍出现贫血等症状。而一旦并发肠穿孔、中毒性巨结肠,可导致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总之,该病没什么可怕的,手术切除病变的肠管是唯一根治性方法。一般预后良好,很少在术后引起生活质量下降。本病自然转归预后差,非自愈性疾病,多因营养不良或发生结肠危象死亡。早发现,早治疗是诊疗关键。

傅传刚 2020-06-22阅读量1.0万

胆囊管状腺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病请描述:胆囊管状腺瘤流行病学特点: 胆囊管状腺瘤为胆囊腺瘤的一种,临床上发病率低,女性比男性多见,且多见于中老年女性,但也可发生于青年人,发病率在0.2%~2.2%。国外学者研究结果显示,良性胆囊腺瘤患者年龄(50.3±16.3)岁,腺瘤恶变患者年龄(58.3±12.6)岁,老年患者胆囊腺瘤恶变的可能性大。本组患者男18例(58.06%),女13例(42.94%),平均年龄56岁。 临床表现: 胆囊管状腺瘤主要表现为上腹部或右上腹部隐痛、不适、纳差等慢性胆囊炎症状,常伴有右肩背部放射性酸痛不适,个别患者可出现急性胆囊炎或阻塞性黄疸症状,但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国内研究指出上述症状的发生率为88%,也有文献报道上述症状发生率仅为6%。本组31例患者中有12例(38.71%)无明显症状,在体检时发现胆囊占位,轻微症状1例,表现为乏力纳差,18例表现为上腹部或右上腹部间断性胀痛,其中2例伴黄疸,2例有进食过饱后偶见右上腹短暂隐痛不适的表现。 病因及病理演变过程: 目前病因仍不明确,但多数学者认为慢性炎性反应和胆囊结石与胆囊腺瘤的发生密切相关,长期慢性炎性反应刺激和结石的机械性损伤使胆囊黏膜上皮在反复磨损、再生、修复过程中出现较为明显的纤维结缔组织、血管以及上皮细胞、腺体和实质细胞的增生,最终造成增生物突出到胆囊腔内形成息肉。 相关标志物研究进展: 目前临床应用的肿瘤标志物如CEA、CA-125难以作为胆囊管状腺瘤的特异性指标。近年关于胆囊肿瘤相关的标志物研究尚处于实验研究阶段。 诊断方法: 胆囊管状腺瘤术前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B超检查对本病诊断率较高,其典型表现:自胆囊壁向胆囊腔突起的中等至强回声,后方无声影,不随体位变化而改变位置。典型CT增强扫描病灶于动脉期及门静脉期轻度或明显均匀强化,胆囊腺瘤主要由胆囊动脉发出的分支 供血,扫描后变化明显。影像学检查虽能直接显示胆囊肿瘤的大小、形态、内部结构以及与胆囊壁的关系,但对于胆囊腺瘤、早期胆囊癌与其他胆囊息肉样病变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故鉴别诊断困难。 病理特点: 胆囊腺瘤是腺上皮来源的一种良性肿瘤,依据组织形态和生长方式,胆囊腺瘤分为管状腺瘤、乳头状腺瘤和管状-乳头状腺瘤(混合型),另有报道根据组织学形态和生长方式分为4型,除以上3种类型外,加入绒毛-管状腺瘤,其十分罕见,并且被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本组31例患者中单纯管状腺瘤26例,绒毛-管状腺瘤5例(均伴有癌变)。胆囊管状腺瘤呈息 肉样变,单发性、广基隆起性多见,多数伴非典型增生,以轻度和轻中度多见。少数患者会伴有胆囊结石和胆固醇沉积。5例绒毛-管状腺瘤均伴有癌变,提示由单纯管状腺瘤向绒毛-管状腺瘤发展过程可能为腺瘤-腺癌变途径。 治疗措施及预后: 对于可疑胆囊管状腺瘤或早期肿瘤都应手术治疗。本组随访的28例患者中除2例死于不相关原因外,其余26例均存活至末次随访。因其存在恶变潜能,术后规律的随访十分必要。 本文选自牟怡平等,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6,第39卷,第7期。

赵刚 2019-05-18阅读量1.1万

“吃出来&rdq...

病请描述:最近门诊小儿肛裂病人较多,究其缘由多半是生活欠规律,本来可以避免的,所以有必要提出来,简单介绍一下。孙某带着4岁的孙子来看病,自诉孩子最近大便的时间越来越长,且排便时肛门疼痛,有时会带血,家长这才慌了神。经一番检查,患儿肛门靠近尾骨的部位有一新鲜裂口。家属自诉患儿平时饮食很好,喜欢吃肉,不爱吃蔬菜,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自己又心疼孩子,所以孩子想吃什么就做什么。其实,小儿肛裂是肛肠门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肛门口疼痛、出血、便秘等是其临床常见症状。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饮食结构的不合理,造成大便秘结。大便秘结是引起肛裂最常见的病因。由于便秘,患儿排便时常努挣、屏气,增大腹压,试图排出大便,而此时肛门已经达到最大的扩张度,再加上粪便直径较大,压力强行促使干结坚硬的粪块强行通过肛门,超过了肛门的约束力,使肛门发生撕裂,即而出血,形成肛裂。又因便时疼痛,患儿惧怕排便,粪便滞留,大便更加秘结,进一步加重肛裂程度,出现恶性循环。儿童肛裂与成人相比,又有其自己的特点,病程短、裂口新鲜,且很少伴有哨兵痔或肛乳头肥大等并发症,所以家长不必过于担心。既然引起小儿肛裂的主要原因是便秘,那如何防止便秘发生呢?1、饮食因素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快速阶段,平衡饮食显得尤为重要,避免饮食偏嗜,注意饮食搭配,注意饮食物多样性。人们从碳水化合物中得到的能量应该占55%-65%,来自于脂肪的能量应该在25%-30%。来自于蛋白质的能量应该是11%-15%。所以并不是肉吃得越多越好。减少垃圾食物的摄入,如油炸、烟熏、膨化食物等,此类食物不仅加重大便秘结的症状,更加影响裂口愈合。2、习惯因素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孩童的生长发育大有裨益,若生活没有规律或缺乏定时排便的习惯,未能建立起良好的排便反射,或经常数日不排便都会加重大便秘结的症状。当然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常引起大便秘结的症状,如:外界自然环境的改变、周围环境的变化、情绪的变化等等。3、膳食纤维摄人不足小孩饮食习惯比较随性,不爱吃蔬菜,喜欢吃一些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而这些食物中膳食纤维含量往往很少,加之孩子的父母缺乏基本的健康营养知识不知如何调控孩子的饮食习惯,这样造成肠胃蠕动缓慢,消化不良,食物残渣在肠道停滞时间过久,从而引起便秘。现代医学证明,纤维素和其他传统的六类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与水并列为七大营养素,食物中的纤维素也是维护人体健康必需的营养成分,足以证明纤维素的价值。并且食物纤维素能软化大便、增量,并能促进胃肠蠕动和肠道排空,使大便保持通畅。4、其他药物或者疾病也会引起便秘的症状,对于此类情况还应到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小儿肛裂的治疗要注意几个方面:1、饮食调整调整患儿大便,是治疗肛裂的首要条件,而患儿家长最常用的还是开塞露,开塞露通便效果虽好,只宜临时缓解症状,不宜长期使用,长期使用反会加重排便困难。针对以上诱因,家属应当改变孩子的饮食规律,如多吃些粗粮、木耳、香菇、黄豆、糙米、玉米、芹菜、韭菜、菠菜和水果等,以增加膳食纤维,刺激和促进肠道蠕动。蜂蜜、芝麻和核桃仁等有润肠作用,都可以减轻便秘症状。保证足够的饮水量以防大便过于干结等等。小儿肛裂急性期,注意饮食忌宜,忌饮酒,或大量进食辛辣刺激、油腻、煎炸熏烤及热性食品,如羊肉、狗肉、辣椒、生葱、生蒜等,否则不利于创面愈合。2、药物治疗小儿肛裂因其自己的特点,及小儿正常的生理特点,并且施行肛裂切除术等手术方法不易被患儿及家长接受,临床多采用非手术疗法,通过局部用药,保持大便通畅,一般能够痊愈。对于轻度的肛裂,可以自制蛋黄油外敷,可以加速创面愈合。(取1-3个鸡蛋,水煮熟后,将蛋黄取出。具体方法如下:用一口铁锅,内放一些麻油,量要少,然后将油锅预热,将蛋黄放入油锅,并碾碎。改小火,不要把蛋黄烧焦即可。小火将蛋黄油熬出,通常量不多,用一块纱布将蛋黄渣滤除,用个玻璃小瓶将蛋黄油冷却后保存。使用时,温水洗净肛门口后,可以用棉签蘸取涂到肛裂的伤口上,一日1-2次。)在这里提醒一点,对于有明显裂口的病人,家属禁止乱用药。对于症状较重,不明原因及反复发作的肛裂,还应到正规医院就诊,以排除其他病变继发的肛裂。王振宜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主任、主任医师,擅长使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各种肛肠病,中医调治慢性便秘,溃疡性结肠炎;手术治疗痔疮,高位复杂性肛瘘,陈旧性肛裂,肛门狭窄,肛管息肉,大肠癌术后调理等。专家门诊为星期一下午,岳阳医院青海路分院,星期四下午,岳阳医院甘河路总院)

王振宜 2018-07-24阅读量8848

网传“带薪大便”惹非议-20...

病请描述: 网传“带薪大便”惹非议 改变三类易致便秘的坏习惯 本报记者  蒋美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王振宜 “在公司大便,别在家里,因为这样一来大便占用的是你的工作时间!假设你每天要花10分钟大便,一年下来,你就会有40个小时的带薪大便时间,相当于5天年假!”近日,网上盛传的这一帖子引来一片非议,指出这种“带薪大便”会导致便秘。 公众对“带薪大便”的热议,一方面体现了大家对健康的关注,并且有了一定的健康知识;另一方面也说明,便秘这一病症的发病率很高,是很多人关心的一个问题。本报特约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主任医师王振宜指出,经常控制大便不排,可引起直肠、肛门排便功能障碍,造成机械性便秘、肠道炎症等。时下进入秋季,气候逐渐干燥起来,又到了便秘好发的时期。预防便秘,首先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易致便秘的坏习惯 便秘是一种症状,可由疾病引起,也可能是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导致的排便功能失调。生活中,一些不良的习惯可能就是导致便秘的“罪魁祸首”。 排便坏习惯——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忙碌,有了便意不能马上去排便,经常憋着,结果粪便中的水分不断被肠道吸收,粪便就变得又干又硬,难以排出,这是导致便秘的一个常见原因。另外,以前有不少人喜欢一边排便一边看书报,导致排便时间人为地延长,容易生痔疮,引起便秘。 建议:除了不能憋大便之外,还应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最好养成每天早上排便的习惯。因为,早上苏醒后肠道也有一个“苏醒”蠕动的时间,进食早餐后又会促进胃肠蠕动。这个时候排便会比较轻松一些。每次排便的时间最好在2~3分钟,不宜超过5分钟,如果不能排出就等到下次有便意时再去排便。王主任提醒,老年人、心脑血管病患者,排便困难时不要太用力,以免血压升高,发生危险。可借助一些温和无长期服用副作用的润肠软便的药物,或过一会儿再排便。 饮食坏习惯——挑食、饮食过于精细、喜欢大鱼大肉而少吃蔬菜水果、喝水少,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都可能引起便秘。食物太过精细,缺乏膳食纤维,不能很好地刺激肠道蠕动,就会使粪便在肠道内行进的时间延长,排出时间推迟,导致便秘,此外,平时喜欢喝浓茶,咖啡,多吃巧克、葡萄、山药、米仁的人也容易导致大便干结。 建议:王主任说,预防便秘平时要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粮食也要粗细搭配。尤其入秋之后气候会越来越干燥,为预防“燥秘”,应多喝水,吃多汁的水果,适当食用果仁等富含脂肪的润肠食物。 生活坏习惯——久坐、缺乏运动,也是现代人便秘好发的因素之一。经常坐着不动,机体内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就会减缓,肠蠕动也会变得缓慢,容易引起便秘。 建议:适当的运动锻炼是不可少的,便秘患者还可以在饭后进行摩腹,促进肠蠕动,有助于排便。但对于有一类有便意而常常感觉在肛门口无法彻底解干净的患者,则不建议进行跑步、走长路,跳舞,举重等运动,以免便秘加重。 生活方式治不了所有便秘 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有功能性的,也有器质性的,一味地依靠生活方式来“治疗”便秘,并不能解决所有的便秘问题。 有些患者对便秘不以为意,认为饮食调理或者吃点通便的药物就能解决问题。王主任提醒说,有些便秘,尤其是慢性便秘要提高警惕,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调整饮食也不能解决时,更不能随意选择一些诸如大黄、芦荟、番泻叶等泻药,长期服用往往导致大肠黑变病的发生,而过分依赖通便药物,则可能是自身的正常排便功能彻底破坏,因此如果便秘生活调理后仍无法好转,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查明便秘的原因。痔疮、肠梗阻、肿瘤等器质性疾病引起的便秘,一定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生活方式和通便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可能还会造成不良后果。   专家简介 王振宜(本报特约专家)  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副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副主任。擅长保守和手术微创治疗各类痔疮、高位复杂性肛瘘、陈旧性肛裂、肛门狭窄、肛管息肉、藏毛窦等各种肛肠良性疾病;中医调治慢性便秘、溃疡性结肠炎;大肠癌术后中医药防治,中医药促进难愈性窦道瘘管等创面愈合。 专家门诊时间:周四下午(甘河路院本部);周一下午(青海路门诊部)。

王振宜 2018-07-24阅读量5906

网传“带薪大便”惹非议

病请描述:        “在公司大便,别在家里,因为这样一来大便占用的是你的工作时间!假设你每天要花10分钟大便,一年下来,你就会有40个小时的带薪大便时间,相当于5天年假!”近日,网上盛传的这一帖子引来一片非议,指出这种“带薪大便”会导致便秘。        公众对“带薪大便”的热议,一方面体现了大家对健康的关注,并且有了一定的健康知识;另一方面也说明,便秘这一病症的发病率很高,是很多人关心的一个问题。本报特约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主任医师王振宜指出,经常控制大便不排,可引起直肠、肛门排便功能障碍,造成机械性便秘、肠道炎症等。时下进入秋季,气候逐渐干燥起来,又到了便秘好发的时期。预防便秘,首先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易致便秘的坏习惯        便秘是一种症状,可由疾病引起,也可能是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导致的排便功能失调。生活中,一些不良的习惯可能就是导致便秘的“罪魁祸首”。        排便坏习惯——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忙碌,有了便意不能马上去排便,经常憋着,结果粪便中的水分不断被肠道吸收,粪便就变得又干又硬,难以排出,这是导致便秘的一个常见原因。另外,以前有不少人喜欢一边排便一边看书报,导致排便时间人为地延长,容易生痔疮,引起便秘。        建议:除了不能憋大便之外,还应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最好养成每天早上排便的习惯。因为,早上苏醒后肠道也有一个“苏醒”蠕动的时间,进食早餐后又会促进胃肠蠕动。这个时候排便会比较轻松一些。每次排便的时间最好在2~3分钟,不宜超过5分钟,如果不能排出就等到下次有便意时再去排便。王主任提醒,老年人、心脑血管病患者,排便困难时不要太用力,以免血压升高,发生危险。可借助一些温和无长期服用副作用的润肠软便的药物,或过一会儿再排便。        饮食坏习惯——挑食、饮食过于精细、喜欢大鱼大肉而少吃蔬菜水果、喝水少,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都可能引起便秘。食物太过精细,缺乏膳食纤维,不能很好地刺激肠道蠕动,就会使粪便在肠道内行进的时间延长,排出时间推迟,导致便秘,此外,平时喜欢喝浓茶,咖啡,多吃巧克、葡萄、山药、米仁的人也容易导致大便干结。        建议:王主任说,预防便秘平时要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粮食也要粗细搭配。尤其入秋之后气候会越来越干燥,为预防“燥秘”,应多喝水,吃多汁的水果,适当食用果仁等富含脂肪的润肠食物。        生活坏习惯——久坐、缺乏运动,也是现代人便秘好发的因素之一。经常坐着不动,机体内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就会减缓,肠蠕动也会变得缓慢,容易引起便秘。        建议:适当的运动锻炼是不可少的,便秘患者还可以在饭后进行摩腹,促进肠蠕动,有助于排便。但对于有一类有便意而常常感觉在肛门口无法彻底解干净的患者,则不建议进行跑步、走长路,跳舞,举重等运动,以免便秘加重。        生活方式治不了所有便秘        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有功能性的,也有器质性的,一味地依靠生活方式来“治疗”便秘,并不能解决所有的便秘问题。        有些患者对便秘不以为意,认为饮食调理或者吃点通便的药物就能解决问题。王主任提醒说,有些便秘,尤其是慢性便秘要提高警惕,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调整饮食也不能解决时,更不能随意选择一些诸如大黄、芦荟、番泻叶等泻药,长期服用往往导致大肠黑变病的发生,而过分依赖通便药物,则可能是自身的正常排便功能彻底破坏,因此如果便秘生活调理后仍无法好转,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查明便秘的原因。痔疮、肠梗阻、肿瘤等器质性疾病引起的便秘,一定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生活方式和通便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可能还会造成不良后果。

王振宜 2014-11-07阅读量1.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