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急诊室中关于高血压的故事缩影: 面红焦急的患者:医生啊,最近我的血压高的厉害,自己在家里测的血压最高都到190/100mmHg了,我都是按时吃药的,之前控制的也蛮好的,不知道为什么血压突然升这么高,我非常担心这样下去我的血管会不会爆掉?会不会脑梗啊? 医生(看患者行动自如、表达流利、口眼不歪,在心中已基本排除脑梗死、脑出血的嫌疑)问道:你有什么不舒服的症状吗? 患者:我头晕,头痛,口唇发麻,脸发红发烫…… 医生:嗯,你这些都是血压升高后的常见症状(如下图)。哪你有没有恶心呕吐(排除颅内压升高)? 患者:那倒没有。 医生:哪你最近有没有工作太忙,或者熬夜失眠? 患者:我最近工作压力比较大,晚上睡眠也很差。 医生:嗯,这就是了,你这个病属于“高血压亚急症”。 注:高血压亚急症是指: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需接受治疗但无靶器官损伤发生,但病人可有血压明显升高造成的眩晕、头痛、胸闷、鼻出血、烦躁不安、急躁易怒等症状。1%~2%的高血压病人存在急性血压升高,需要紧急药物治疗,其中75%属于高血压亚急症。 高血压亚急症或血压异常升高从中医角度是如何发生的? 人体是一个高度完备的系统,具有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当血压出现异常波动时,能够通过神经、内分泌、体液等多种途径调节至正常。 然而当今的人们常因工作繁忙、生活操劳,而缺乏锻炼、起居失常、饮食不节、压力过大。许多人茫然无对,只觉得心灵空虚,遂选择熬夜、纵欲来填补,殊不知身体精气更耗,机体自我调节能力下降,出现各种病症。 正如《皇帝内经·上古天真论》记载:“今时之人不然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大致的意思是:“如今的人,不知谨慎地保持精气的充盈,不善于驾驭自己的心神,只求一时之快,放弃使生命长久的目标,起居作息毫无规律,所以到半百之年就衰老了”。 因此,中老年,甚至一些年轻人,往往存在肝肾不足、阴阳失和、风阳痰瘀阻络的情况,导致清阳不伸、心脉不和、血脉不平,血压失控式异常波动由此而生,……。这样一个自身调节能力下降的机体,再遇到事件刺激、季节变化,无疑形成血压升高的恶性循环,久治不愈。 具体的来讲: 遇工作紧张、生活事件、睡眠障碍等烦劳因素刺激,易肝阳暴亢,《黄帝内经》言:“阳气者,烦劳则张”。相火挟风上越,阻遏蒙蔽脑窍清阳,发为头晕、头痛、头胀等为主要表现的高血压亚急症。若清阳不展,气机郁滞日久,还易形成风火痰瘀阻塞脑脉的中风(脑梗死、脑出血等)重症。 季节变化刺激,尤其是冬季,阳气会潜藏于体内,阴不制阳的病理改变尤为突出, 或者阳气外运抗寒,更容易导致风火上越,出现血压升高、头晕、头痛、面红、哄热、口舌生疮等。 高血压亚急症或血压异常升高的预防? 高血压的预防涉及方方面面,常见的包括:控制食盐的摄入、适当锻炼身体、控制体重、按时服药等。对于防止冬季血压升高而言,更应该注意按保暖、劳逸结合、避免熬夜及过大的工作生活压力,既然身体有恙,不妨放过自己,给自己的身心放松一下。如果已经按照以上注意事项预防,仍然存在不可调和的环境或境遇,导致血压升高,那么寻求医生的帮助是必要的。 针对高血压亚急症或者突然升高的血压,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明显。本人所在课题组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血压异常升高的病机及人群特点,发现血压异常升高以风火上越为主导证型(包含肝火亢盛、阴虚阳亢两型)。患高血压的中老年人常合并多种慢性病,其肝肾精血素有不足,经脉络道多有痰瘀。基于其独特的病机特点,我的博导张腾教授提出益肝肾、调阴阳、平血脉的治疗法则,用于高血压亚急症、血压波动等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头晕、头痛、头胀、失眠、耳鸣等主要症状,防止血压的持续波动或升高。
甄晓敏 2024-05-10阅读量1412
病请描述:郭某,男 58岁 2022-10-27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中医科 【主诉】小细胞肺癌1年余 【现病史】化疗6次。目前头晕, 头重脚轻,喜叹气,睡眠不佳,2-3小时/天,无口干口苦,大便正常,胃口可,无怕冷,舌质淡红,苔水滑,脉细。 【诊断】肺癌 【处理】密切监测肝肾功能。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半夏12g 炒白术15g 天麻30g 陈皮18g 茯苓30g 泽泻30g 黄芪30g 甘草炙9g桂枝9g 葛根30g 蔓荆子12g 柴胡12g 石菖蒲15g 远志9g 郁金15g 川芎18g *7帖 2022-11-03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中医科 复诊:头晕明显好转,双下肢足踝部位凉,睡眠时口水多,长舒气后舒服,睡眠3小时,胃口,大便正常,舌质淡红,苔水滑,脉细。 药方:针对流口水多,加炒山药15g 党参15g 肉桂3g 半夏9g 垂盆草30g *7帖 2023-02-04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中医科 复诊:化疗后出现气喘,睡眠不佳,心下闷堵,夜间躺下加重,心烦,时有胸痛,长舒气后好转,头胀,纳可,二便,舌质红, 苔水滑,脉细。 给与半夏泻心汤+栀子豉汤+栀子厚朴汤加减,方药如下: 半夏12g 黄芩9g 黄连6g 党参15g 干姜9g 甘草9g 栀子30g 厚朴15g 香豆豉21g 枳实18g瓜蒌皮15g 石膏30g 桂枝9g 木香9g 陈皮27 *7帖 2023-02-16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中医科 复诊:睡眠明显改善,心下闷堵、心烦、胸痛、头胀消失,纳可欠佳,二便正常,舌质淡紫白腻,脉沉细。 陈皮27g 木香9g 桂枝9g 石膏30g 瓜蒌皮15g 枳实18g 香豆豉18g 厚朴15g 栀子30g 甘草9g 干姜9g 党参15g 黄连6g 黄芩9g 半夏12g 石菖蒲15g *14帖
刘宝君 2023-03-09阅读量1494
病请描述: 刘某某,女,43岁,失眠多梦,伴心烦、头晕四年余。患者失眠多年,平时服药西药及中成药,睡眠质量未有改善,近半年来工作繁忙,经常加班熬夜加班或陪客户吃饭喝酒,生活规律失衡,心烦易怒,失眠严重,或有切夜不能入睡,或有两三点方入睡,且有多梦易醒,服用艾司唑仑、鲁米那等西药,但次日头晕乏力,精神不振。西医诊断为焦虑性神经症。来诊时,自述整夜不能入睡,心烦易怒,头晕头胀,口干口苦,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 辩证分析:本证属肝火扰心。 治法方药:治宜疏肝泻火,镇心安神。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味,龙胆12黄芩15栀子15泽泻9车前子15地黄30当归10香附12郁金12夏枯草30芦荟3龙骨30牡蛎30珍珠母30茯神30蒺藜30知母15麦冬15克。上方7副,水煎服。服法:上午11点服一次药,下午5点服第二次药,晚上9点服第三次药。二诊,自述能睡4个小时,入睡还是较慢,头晕头胀好转,大便通畅,原方去芦荟,加白芍,枣仁。三诊,患者睡眠已不用西药,能自然入睡,但常时有惊醒、多梦、乏力、头晕、腰疼,上方加去龙胆,加交泰丸,合欢皮以交通心肾。四诊,患者多梦易醒,睡眠时有梦,偶遇心事,睡眠不足,四肢倦怠,神疲食少,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此为邪去正虚,心脾不足,应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以归脾汤合四逆散加味,以滋养阴血,调理气机,巩固疗效。 案例分析:不寐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本证来诊时为气郁化火,扰动心神而至失眠。火为阳邪,火势盛故入睡困难。虽至子、亥时可以入寐,但心肝之火旺盛,时时扰动心神,故噩梦纷纭,易醒。肝火旺盛,热盛伤阴,故急躁易怒、口渴便干,小便,舌红苔黄,脉弦数。方用龙胆草,黄芩,栀子清肝消火(阳气太盛为火),泽泻,车前子,薏苡仁清利肝经湿热,都是清热安神;当归,生地,麦冬,知母养阴和血,属养血安神;柴胡,郁金,合欢皮,香附疏肝理气以通畅三焦,为疏通安神;龙骨,牡蛎,珍珠母为平肝熄风,为重镇安神。佐以蒺藜平肝熄风通络止头胀头晕,芦荟泻肝火通便。诸药合用清肝火,养阴血,平肝阳,去湿热,则火去热清,气机通畅,营卫调和。二三诊余邪未尽证,原方加减续服。四诊火势已平,邪去正虚,营卫调和,寐安神清,诸证好转,巩固治疗。 因自然之阳气是子时一阳生,之后阳气渐渐旺盛,至午时阳气盛及,一阴使生,子时阴气至及。所以在服药时要顺应这一自然规律,要求患者早上不要服药,而是服清茶或咖啡以清心提神,顺应自然阳气生发。而把第一次服药放在午前饭前,意在此时开始利用自然阳气降衰之时,清泻邪热,以顺应午后自然阳气下降之势。第二次服药,放在下午5点左右,自然阳气渐渐减弱,人体热却还不能减弱,故进一步清热去火,第三次服于晚睡前10点左右,进一步加强清热养阴以顺应阳气入内造成内热旺盛,卫气不能入内而寐,此时也可配合西药短效安眠药速可眠,以加强入眠效果。 本例病人实中夹虚,用药根据阴阳盛衰变化辩证用药,总之运用中医顺时阴阳调节方法,在治疗失眠症时综合性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服药西药。
王贻江 2023-03-01阅读量949
病请描述: 失眠中医称为“不寐”,是以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主要临床特征,主要表现有入睡困难、续睡困难、寐而不酣、噩梦纷纭、易醒早醒。患者次日感到体力恢复不好,有焦虑、紧张、头晕头胀、心悸不安,严重者切夜不眠,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健康。 失眠——西医是神经症状,可见于睡眠障碍、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症、慢性消化不良,焦虑症等疾病范畴。 中医认为不寐是人体阴阳不交,阳盛阴虚,阳不入阴。 中医对不寐(失眠)认识历史悠久,《黄帝内经》认为营卫二气有规律的运动产生了人体正常睡眠周期。生理情况下,卫气周行于阳,夜行于阴,行于阴则寐,行于阳则寤。而病理变化:一是阴虚不能纳阳,二是阳盛不得入阴。就是营阴不足,不能收住卫阳,或者卫气太盛,不能入阴,这个卫气(属阳)相对于营阴,是过旺盛的,所以卫气就不入阴,或不受营阴控制而挣脱出来。故阴阳不交,寤而不寐。 认识了这个机理,我们还必须了解产生这个生理病理的原因,概括说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逸失调,病后体虚等是常见病因,临症时详细了解。如此我们就有治疗不寐的法则,阴阳调节法治疗失眠,就是基于以上对认识而制定的,阴阳调节首先不需是要顺时,就按照“天人相应”,调节自己生物钟。《灵枢-口问》:“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卧……阳气尽,阴气盛,则目暝;阴虚尽,而阳气盛,则寤矣”。顺时就是按照太阳和地球运行规律,来调肌体卫气运行,使失常的卫气得以顺应日地运转,则人体生理机制契合于自然规律,睡眠规律也就正常了。 调理阴阳是补虚泻实,以安心神。实证泻其有余,如疏肝泻火、清热化痰、消导和中,虚证补其不足,益气活血、健脾补肾,在此基础上还需安神定,如养血安神,清心安神,重镇安神。要求患者服药和作息都要按照自然规律。如此综合调理使节卫气和营阴两者处于相互平衡,相互制约状态。阴阳调节法的药物运用也正是基于以上治疗原则辩证用药的。 #行医感悟
王贻江 2023-02-28阅读量735
病请描述:今日话题:多学科诊疗模式(MDT)让患者得到更好的诊疗 70岁老年男性,3个月前急性脑梗塞,尽管缺血性发作后及时在医院给予了“静脉溶栓”、药物和康复治疗,3个月后仍然存在言语含糊、头胀、记忆力减退和右侧上肢肌力减退,还伴有间断心悸等表现。初步的影像学检查发现左侧大脑中动脉M2段重度狭窄。家属一直彷徨在外科干预和药物保守治疗的选择中,干预吧,怕出现意外; 不干预吧,毕竟残存了一些功能障碍,还可能存在再次卒中的风险。通过多学科诊疗(MDT)和脑血管造影(金标准)后,进一步确认了狭窄的存在,左侧大脑中动脉上干血管存在重度狭窄,下干轻度狭窄。手术的难度在于狭窄的部位处于血管弯曲的部位,另外还要为下干预留日后可能干预的空间。 家属充分考虑后,选择采用外科手段解除狭窄,毕竟狭窄的存在仍可能诱发再一次的急性卒中发作,狭窄的解除也会对目前症状改善有所帮助。 手术顺利完成,狭窄改善,血管直径基本恢复正常。 术后患者右上肢肌力基本恢复到正常、认知明显改善、言语不清改善到流利清晰。 每次巡视病房,老人家都很开心流利的和医生交流手术前后的变化,感叹医学的进步~~~ 善待每一位患者,敬畏每一台手术。是我们不变的宗旨~~~
赵开军 2022-12-02阅读量2069
病请描述:味苦,温。均有健脾与燥湿的功效。白术偏补益,“为脾脏补气第一要药也”,可以止眩晕、止虚汗、止呕吐、止泄泻。苍术偏消除,“诸湿肿非此不能除”,可以除头胀、除腹胀、除皮肤肿胀、除寒湿诸疮。有些疾病,经常白术与苍术同用,增强疗效。
陈泽才 2022-08-28阅读量8741
病请描述:进入夏季,气温升高,许多高血压患者发现自己的血压下降了,有些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甚至降到了正常水平。但是,夏季血压较低,并不意味着高血压患者就可以停止服药。为什么夏季血压会下降 因为夏天温度升高,人的体表血管舒张,血流速度加快,血压会下降。此外,在夏天人体的出汗量变大,水钠丢失,血容量降低,所以,相比于其他季节,夏季人们的血压会偏低。 高血压患者在夏天该如何服药呢? 一般来说,如果血压没有过分降低,可以不用调整药物,继续按照之前的方法服药。如果血压持续过低,出现了头晕,头胀,浑身无力等症状,则需要到医院就诊,看看是否需要减少每日服用的药物剂量。 对于高血压患者,在夏天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自我血压监测,并做好记录,切忌自行停药或减药。有些患者在血压降至正常后擅自停药或减药,结果过了一段时间,血压反弹,甚至高于原来的水平,而且由于血压较大幅度的波动,可能会导致心、脑、肾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大大损害这些重要器官。
沈迎 2022-06-14阅读量8968
病请描述: 眩晕指主观感觉自身或周围事物旋转或摇动,常伴客观的平衡障碍。 人体通过视觉、本体觉(位置觉和运动觉)和前庭器官(主要功能是感受机体姿势和运动状态以及头部的空间位置)的信息,经感觉神经传入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整合后做出位置的判断,并通过运动神经传出指令,调整位置,维持平衡。 视觉传入系统,如下图: 本体觉传入传导通路(负责位置觉和运动觉),如下图: 内耳前庭器官(由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组成,主要功能是感受机体姿势和运动状态以及头部位置觉),如下图: 这些就是你曾经在中学阶段学过的反射弧,还有印象吗?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功能异常,都可能位置判断错误,产生眩晕。 根据病因,眩晕分眼源性眩晕、脑源性眩晕、耳源性眩晕和其它原因引起的眩晕。 1.眼源性眩晕 眼病:屈光不正、青光眼、视网膜色素变性等。 屏幕性眩晕:看视频过久或距屏幕过近。 2.脑源性眩晕 指前庭神经颅内段、前庭神经核及其纤维联系、小脑、大脑等病变引起的眩晕。 颅内血管性疾病:脑动脉粥样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小脑/脑干脑出血、高血压脑病等。 颅内纤维性病变:听神经瘤、小脑肿瘤等。 颅内感染性疾病:后颅窝蛛网膜炎、小脑脓肿等。 癫痫。 其他:脑震荡、脑挫伤、脑寄生虫等。 3.耳源性眩晕 指内耳前庭及前庭神经颅外段之间的病变引起的眩晕。如梅尼埃病、迷路炎、前庭神经元炎、药物中毒、位置性眩晕、晕动病(如晕车、晕船)、耳石症等。 以上是前庭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引起的真性眩晕,表现有旋转感过摇晃感、移动感等。 一般性眩晕,多由全身性疾病引起,表现为头晕、头胀、头重脚轻、眼花等,有时似觉颅内在转动但并无周围事物或自身旋转的感觉。 全身疾病性眩晕 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低血压、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心肌缺血等。 血液病:贫血、出血等。 中毒性疾病:急性发热性感染、尿毒症、重症肝炎、重症糖尿病等。 就诊建议: 伴耳鸣、听力下降者见于前庭器官疾病、药物中毒等,请到耳鼻喉头颈外科/五官科就诊。这里特意提一下前庭自主神经反应:当半规管(适宜刺激是正负角加速度)受到过强/过长时间的刺激,可通过前庭神经核与网状结构的联系引起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导致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呼吸频率增加、出汗以及皮肤苍白、恶心、呕吐、唾液分泌增多等现象。比如晕船、晕车反应,就可以用这个原理解释。 伴恶心、呕吐者见于梅尼埃病、晕动病等,伴眼球震荡者见于脑干病变和梅尼埃病等,请到耳鼻喉头颈外科/五官科就诊。 伴共济失调者见于小脑、后颅窝或脑干病变等,请到神经内科就诊。 伴视物模糊、视野缺损者见于视觉传入通路功能异常,请到眼科就诊。 伴血压波动、心律失常(心动过缓、心动过速)、胸闷痛等,请到心内科就诊。 有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胸闷、心悸、气短、食欲减退、情绪低落、乏力、自卑、无自信心、思维缓慢等临床表现者,需要考虑神经精神性眩晕,请到精神心理科就诊。 有其它系统疾病的病史,请首先到相应科室就诊。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蒋伟 2022-03-28阅读量1.3万
病请描述:人类一生中有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睡眠对我们真的非常重要。根据相关研究数据,成年人的最佳睡眠时间在6.6-7.4小时之间,睡眠时间过短或过长都不利于健康。研究还表明,久坐与过长时间的睡眠(9小时/天)对寿命的危害甚至高于抽烟饮酒等传统观念中的不良嗜好。此外,过长或过短的睡眠时间还可能诱发抑郁,增加患上认知障碍、中风等疾病的风险。2020年全民宅家中国睡眠白皮书显示,我国居民在去年宅家期间的睡眠出现了4个特征:睡得迟;起得晚;睡得多;睡眠质量差。在大多数的认知里,失眠应该是老年朋友的专利,确实,很多人上了年纪就开始睡不着了,每天只能依靠安眠药维持2-3小时的睡眠,久而久之就产生了依赖性。但是,在如今各个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不管是身居高位的领导还是底层普通的打工人,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包括中小学生都面临严重的内卷,精神高度紧张,工作学习亚历山大,充足的睡眠已成为奢侈,于是有一部分年轻人开始出现失眠,每次躺下脑袋就非常活跃,整夜整夜的睡不着,尽管身体疲惫沉重,脑壳隐隐作痛,明知自己应该睡觉,但偏偏不甘心让眼皮闭上,死活也要再多清醒一会,等终于磨磨蹭蹭上了床,一躺下又变得更加清醒。对于顽固性失眠党,肯定都安利过各种各样的镇静安眠类药物,包括艾司唑仑、唑吡坦、褪黑素、甚至包括各种抗抑郁、抗焦虑类药物,但这些药物的作用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镇静”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就是镇压,镇压了就安静了,但是它不服气,而且气越来愈大,所以这类药吃上就很难停下来,而且需要逐渐增加剂量,后来就需要很多类药同时同才有效。其实,从中医角度解释失眠就是阳不入阴造成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阳气太旺(相当于土大款,有钱了,不想回家了),第二个家里没温暖(阴气太盛)。知道了这两个道理,用中药调整人体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衡状态,睡眠自然就好了,也就不需要那么多抗抑郁焦虑药了。纯中药真的是非常好的治失眠良药,每晚睡前来一杯“安神水”,顺便药渣泡泡脚,那睡眠肯定很美。失眠作为中医的一大优势病种,临床疗效往往出人意料。接下来,举两个实际案例,都是门诊亲自诊治过得,所以就深有体会。第一位是39岁的证券公司高管,男性,失眠6年,开始表现为间断入睡困难,每日睡眠最多2小时,甚至整晚不眠,次日烦躁,情绪低落,头晕眼花,肩背酸胀,食欲差。形体瘦高,面色偏黄,下眼睑大眼袋,舌淡红苔薄白,左边的脉大于右脉,左关偏浮,既往有慢性鼻炎、肺结核、脂溢性脱发等病史10余年,处方:桂枝20g 白芍30g 炙甘草15g 红枣30g 黄芪45g 生姜20g,共7剂,第二次复诊,服药后较前明显改善,可维持睡眠6小时左右,偶尔入睡困难,效果真的太好了。我为什么用这个黄芪建中汤呢?其实就是因为这个人的体型,身高1.8米,体重才110斤,一副弱不禁风的体质,这就是典型的桂枝体质,因此用了黄芪建中汤1周症状明显好转。第二位是40岁女性,家庭主妇,睡眠差6年,加重1月余,由丈夫陪同看病,患者既往有产后抑郁症病史,近年来长期服用抗抑郁及抗焦虑药物,无法正常工作。1月前体检发现乳腺结节,术后确诊为乳腺癌,顿时感到生活无意义,开始出现整夜失眠,整天以泪洗面,体重下降,头晕、头胀,面色暗黄,食欲差,口干、口苦,大便干,舌暗黑苔白腻,脉弦有力。给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20g 黄芩15g 半夏20g 党参20g 茯苓60g 桂枝9g 生龙骨30g 生牡蛎30g 磁石30g 大黄9g 陈皮12g 生姜20g 红枣20g ,共7剂,第二次复诊,服药后情绪较前明显改善,每日睡眠维持2-3小时,于是连续服用1月,负向情绪、睡眠均有明显改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我临床上非常喜欢用的一张经方,特别是针对伴有抑郁、焦虑、服药后身体状况很不好的一类人群。最后为青年朋友们推荐几个常用的效果比较好的治失眠中成药,首先推荐的是丹栀逍遥丸(也叫加味逍遥丸),就是那个用来调整月经、改善臭脾气的药丸,只要是短期的、情绪急躁、月经不好、舌尖红的都可以用,用过的都说好。还有一个是血府逐瘀胶囊/丸/口服液,这个可是治失眠的神药,是千年的古方,治疗各种顽固性疾病,包括顽固性失眠,只要是面部有色斑、心理精神不佳,月经血块多的都可以用。
刘宝君 2021-05-30阅读量1.1万
病请描述:【新华神外】骶管囊肿科普系列骶管囊肿图文系列4cm切口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骶管囊肿一例多发骶管囊肿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治疗骶管囊肿突入盆腔导致间歇性跛行一例青年巨大骶管囊肿患者术后两个月上班巨大骶管囊肿突入盆腔患者封堵术后3个月上班一文看懂骶管囊肿微创手术的方方面面(图文详解、建议收藏)为什么骶管囊肿患者不宜中药治疗 欧洲观点:骶管囊肿被医生严重忽视的十大原因! 骶管囊肿微创手术理念:为什么神经根袖重建不能代替漏口封堵骶管囊肿微创手术理念:如何最大限度保护骨质 骶管囊肿微创手术理念:保护神经根的关键技术 骶管囊肿微创手术理念:皮肤切口和椎旁肌剥离范围 骶管囊肿容易被忽视的症状骶管囊肿漏口并不是单向阀门 巨大骶管囊肿引起头痛头胀的机制:脑脊液压力失衡 骶管囊肿和怀孕、分娩的关系 骶管囊肿怎么根据疼痛部位判断责任神经根 这个骶管肿瘤,伪装得很像骶管囊肿,终于没有逃过猎人的眼睛2019中华神经外科年会:郑学胜报告复发骶管囊肿再手术经验巨大骶管肿瘤的手术切除 新华神外:介绍一种鉴别成人隐性脊髓栓系的MRI技术 一例表现为尿失禁的骶管囊肿 郑学胜主任全国年会报告骶管囊肿微创手术 国庆节前一例骶管囊肿手术 骶管囊肿引起肛门失禁——封堵手术治愈 骶管囊肿:体积小--症状重 怎么办 骶管囊肿导致骶尾部胀痛的神经阻滞治疗经验一例容易误诊为骶管囊肿的寄生虫病
郑学胜 2021-05-26阅读量1.1万